-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护理措施 1、生活起居护理 环境安静,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光线柔和,避免不良刺激。取平卧位,头偏一侧,躁动不安者防坠床,长期昏迷者防压疮,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保持二便通畅,必要时行灌肠或留置导尿,计24小时出入量。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出汗时随时用温毛巾擦拭皮肤,及时更换衣裤及床单。 六、护理措施 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以及面色、舌脉的变化,发现危候,及时抢救。痰涎壅盛或呕吐者,及时吸痰,清楚呕吐物及分泌物,保持口腔清洁;吸痰,取出假牙; 抽搐时,立即平卧位,有偏一侧,解开衣领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用开口器置患者上下磨牙之间,以防咬伤舌头。 六、护理措施 3、饮食护理 保证病人有足够的营养及水分,神昏初期采用静脉补液,2-3天后仍神昏不醒者,予鼻饲供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每日水分摄入量不少于2000ml,热量应8000KJ,蛋白质200~300g。初期以实证居多,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米汤、牛奶、豆浆、果汁等;后期多转虚证或虚实夹杂,可辨证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食品,待恢复吞咽动作后改口服进食,忌肥甘厚腻、化火生痰之品。 六、护理措施 4、情志护理 做好家属的情志疏导,解释疾病有关知识及规律,引导其积极配合救治。患者清醒后,易产生恐惧、紧张、求生等心理变化,应安慰开导患者,避免不良精神刺激。 六、护理措施 5、用药护理 严格按医嘱用药,大乘气汤煎服时,大黄后下,芒硝用煎好的汤剂冲服;通窍活血汤中麝香应用煎好的汤剂冲服;高热神昏、肝胆湿热、中风等阳闭者可口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神昏阴闭者可口服或鼻饲苏合香丸或玉枢丹。 六、护理措施 6、适宜技术 闭证:人中、合谷、十宣、十二井穴、太冲、丰隆、涌泉,采用泻法,强刺激,强捻转,或三棱针点刺出血;脱证:常灸百会、神阙、丹田、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轻度昏迷者指掐或针刺人中、劳宫穴;高热神昏者,可十宣放血或针刺大椎、曲池;抽搐时刻指掐或针刺人中、十宣、素髎、涌泉等;尿储留者可行小腹热敷、按摩,或针刺、艾灸,取穴水道、膀胱俞、中级等。 七、急救处理 1.针灸 : 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2.针剂 (1)清开灵注射液: 40~60ml+5% GS 250ml,qd/bid,IVgtt (或0.9%NS 250ml) (2)醒脑静注射液: 20ml+5%GS 100ml,qd ,IVgtt (或0.9%NS 100ml) 七、急救处理 3.中成药 (1)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1丸,每日3次,口服。 (2)紫雪丹<外台秘要》,3~6g,每日3次,口服。 (3)犀角散《干金要方》,1g,每日2—3次,口服。 (4)至宝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粒,每日2~3次,口服。 (5)牛麝散(中国科学院首都医院中医科),每次0.8g每日2次,口服。 (6)红灵丹《霍乱论》,0.5—1g,每日2~3次,口服。 (7)通关散《丹溪心法附余》,少许,搐鼻取嚏。 神 昏 原发病的具体病因予以及时、准确的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 1.如感染性疾病所致神昏,及时给予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 2.化学中毒所致神昏,应采取特殊的解毒措施; 3.低血糖神昏及时补糖治疗; 4.糖尿病神昏,则需应用胰岛素等。 并合理应用脱水剂、激素、苏醒剂、促脑代谢药物;控制高温,降低脑代谢,控制抽搐发作等。 [转归] 神昏大多病情严重,变化迅速。各种疾病所致神昏,其临床兼症不同,转归亦有所区别。 由温热病所致的神昏,若治疗不当,热毒内陷,往往转变为抽搐、癃闭、喘促等危重急症,常危及生命;又因热甚伤阴,由实转虚。部分病例可留有痴呆、失语、肢体强直、瘫痪等。急黄神昏,多伴有大出血及癃闭,病死率高,预后不良。而中风神昏,多见于老年,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或鼻起鼾声,预后极差,清醒后多数有半身不遂等症。 谢谢聆听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name@163.com 621300 李嫣554081801@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模板来自于 * * 模板来自于 * 可编辑 可编辑 第二节 神 昏 首载于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神昏,如睡,多困,谵语,不得眠。” 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真气昏乱,神识不清,神昏不知所以然。” “昏愦”、“昏蒙”、“昏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