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病害治理方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病害治理 ×××隧道经几年运营,拱顶出现渗漏水、衬砌层出现裂缝等病 害,对行车安全造成隐患,为此,于 2002 年 6 月起对隧道进行病害 整治,施工中采用了注浆加固、开槽引水 、全隧道套衬并铺挂防水 板等多种治理措施, 关健词 隧道 渗漏水 裂缝 病害 整治 M O 1 概述 C . ×××隧道位于福建省省道 306 线永春境内下洋镇区,桩号为 G N K164+164~K164+989,全长 825m, 最大埋深约 180m,原施工桩号为 O L K7+223(现 K164+989)~K8+048(现K164+164)。公路等级为山岭重 U H 丘区Ⅱ级一般公路。该隧道位于直线上,纵坡为-1.5%,隧道为三心 Z W. 圆断面(图 1),净宽 10.5m,高 5.0m,于 1998年建成通车。 W W 图 1 下洋隧道横断面图 见附件 几年运营后,由于地下水作用,逐渐出现拱顶渗漏水、衬砌层裂 网 缝等病害。为消除这些病害对行车安全造成的隐患,2002 年 6 月起 龙 对隧道进行病害整治。 筑 2 病害概况 2.1 主要病害 (1) K7+223~460 段,拱圈及墙身斜裂缝密集,渗漏水严重,几 乎有缝必渗(漏),且裂缝有发展趋势,有几处横向裂缝滴水成线, K7+423 处有一集中水流。 (2)K7+460~K8+048段,局部有细小裂缝,靠近出口段有斜向裂 缝,拱圈与墙体的水平接缝有渗水现象。 (3) 进口端洞门端墙,两侧均有裂缝产生。 (4) 依据地质雷达探测结果显示:全隧道上部多处存在脱空区, 最高达 13m 以上,拱顶纵断面凹凸不平。 2.2 病害主要原因 M O 该隧道围岩以泥炭质粉砂岩为主,夹浅褐-灰白色砂岩、硅质砂 C . 岩、炭质页岩等互层。地层岩性普遍软弱,进出口两翼频繁出现煤层 G N 及粉煤层,且隧道所处山头植被较好,地下水非常丰富,原施工过程 O L 中坍方地段较多,原施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