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转化人参皂苷研究进展-中国医药生物技术.PDF

微生物转化人参皂苷研究进展-中国医药生物技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6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0 年 6 月第5 卷第 3 期 Chin Med Biotechnol, June 2010, Vol. 5, No. 3 DOI:10.3969/cmba.j.issn.1673-713X.2010.03.011 ·综述· 微生物转化人参皂苷研究进展 赵方允,陈自宏,虞泓,曾文波 人参皂苷属于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类,是由苷元与糖连接 的转化,也有针对三七中人参皂苷微生物转化的报道,但多 而成的一种苷,依据苷元不同,可分为原人参二醇皂苷如 数都停留在试验阶段,没有真正用于大量生产。因此,找出 Rb1 、Rb2 、Rc 、Rd 、Rh2 等和原人参三醇皂苷如 Re 、Rg1 、 一种能有效提高稀有人参皂苷含量的微生物转化方法,并应 Rg2 、Rf 、Rh1 等[1] 。人参皂苷主要存在于五加科人参属植 用于工业化生产,对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物,如人参、三七、西洋参、高丽参、越南人参、珠子参、 竹节参,以及葫芦科绞股蓝属绞股蓝和喙果绞股蓝等植物的 2 人参皂苷微生物转化研究现状 根、茎、叶或花蕾中[2],是人参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2.1 微生物转化反应机制 具有多方面药理活性。2002 年,日本学者 Zou 等[3]从云南 微生物转化是指通过微生物整体细胞或酶将复杂的底 野生三七中分离出六种新型达玛烷型三萜皂苷。现已分离出 物进行结构修饰,也就是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个 的人参皂苷有 50 多种[4],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参皂苷被 或某一系列的酶对底物(或外源化合物)进行催化反应[16] , 发现。人参皂苷 Rb1 和 Rg1 在天然植物中含量较高,而 把一种化合物变成相关的更有经济价值的产物,来完成常规 Rg3 、Rh2 、compand K 等含量甚微。但是,人参皂苷在体内 化学方法难以实现的反应。 [5] 菌群的作用下可代谢为具有抗变态反应活性的 compand K 。 微生物转化人参皂苷反应机制为微生物产生的酶水解 许多药理研究表明,稀有人参皂苷(如 Rh1 、Rh2 、Rg3 、 掉人参皂苷中的糖基,引起结构的转变。常用方法有液体发 Rb3 等)药效更为珍贵,在某些难治性疾病如肿瘤治疗方 酵法和固体发酵法,发酵温度在 20 ~ 37 ℃ 之间,时间一 面显示独特的疗效[6-7] 。因此,如何获得大量的稀有人参皂 般不超过 10 d 。 苷成为现代药学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利用微生物转化法对 2.2 近年来关于人参皂苷微生物转化报道 人参皂苷进行生物转化制备稀有人参皂苷,取得了不少有意 本文从研究材料、微生物、转化产物及其意义几个方面 义的成果,对转化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不少进展,本文针对这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人参皂苷微生物转化的报道进行列表 方面的内容做一综述。 对比(表 1 )。 从表 1 看出,研究部位包括人参、三七、西洋参等原 1 微生物转化人参皂苷的意义 药材及其中含有的总皂苷或单体皂苷,发酵菌种大多数是以 人参皂苷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药理功能,但天然人参皂 真菌为发酵菌株,部分研究选用肠道正常菌群,也有以大型 苷的分子结构并不是活性最佳状态。通过对皂苷活性的研究 药食兼用真菌做发酵菌株。转化结果看,大多数是将稀有人 发现,人参皂苷的抗肿瘤活性与皂苷糖链结构的关系为:苷 参皂苷含量提高,部分产生新的人参皂苷,也有部分是发酵 元 单糖苷 二糖苷 三糖苷 四糖苷[8] 。并且,人参 后产生了抑菌物质,导致发酵液药理活性发生改变等。 皂苷的结构因糖基侧链的不同,显示出的性质和功能也有较 2.3 讨论 大差异,不同的人参单体皂苷具有不同的药理活性。例如人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