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段微波通信前景广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频段微波通信前景广阔(1) 2000-8-21 9:06:53???????????????? 高频段微波通信前景广阔(1) 摘要:本文概述了高频段微波通信的应用前景;介绍了新型设备的组成和先进技术,给出了系统 工程设计的思想和方法,重点给出了高频段雨衰的估算方法,传输线路设计和特殊问题的处理方 法;以STM-90N系列设备为例描述典型产品的性能指标。 一、概述 我国数字微波通信的研制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而工程建设始于80年代初期,至今它 己与光缆通信和卫星通信并列为现代通信传输的三大支柱。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是竞争的关系; 但更多的情况下,却是互补的关系;通过互连互通互操作,组成了完整的传输网络。 我国的数字微波通信已广泛应用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部队,专网和其它应急 通信网,它能应用在山区、沙漠、边防、海岛、跨江、跨海、水网地带及其它人迹罕至的地方, 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 1998年长江和松花江洪汛期间,微波通信均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过去,微波通信的频段主要在100GHz以下,包括0.815、1.5、2.5、4、6、7、8GHZ等频段; 容量包括基群、二次群、三次群、四次群以及第一级同步传输模块(155.520MbPS)与其子模块 (51.840MbPS);数字系列包括准同步数字系列(PDH)和同步数字系列(SDH),后者使各国的 数字传输体制得到统一,使光缆、卫星、微波等多种介质上的信息得以同步传输;组网方式包括 点对点、点对多点以及广播网等;建设站型以固定站为主。由于天线和设备又大又重,即使车载; 其机动性也是十分有限的。 近几年来,随着无线接入网和无线移动通信网的发展,例如无线用户环路(WLL)、时分多 址蜂窝网(GSM)、码分多址蜂窝网(CDMA)、数字无绳电话网(DECT)、个人通信网(PCN)和 集群无线电系统(Trunked Radio System)等,它们的无线基站之间需要以微波通信进行互 连; 随着中国电信经营业的改组,引入多家竞争机制,经营商如果认为租用线路太不方便时,则往往 会自建微波通信线路;同时鉴于中国即将进入世贸组织(WTO),我们的微波通信设备则应走出 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可以设想;在未来的十年内,数字微波通信仍然具有很大的商业契机 和发展空间。 高频段(10GHZ以上)微波通信设备对于上述无线通信基站之间的互连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体积小、重量轻、安装容易。其室外单元和天线可直接安装于无线基站的轻型铁塔上;使用十分 简便,可以无人值守;配置比较灵活,工作频段和发射功率可以捷变,现场按需调整即可,通信 容量和备份配置也是多种多样,可供用户选择;相邻的无线基站之间的站距较小,多在20Km以 下, 只要合理设计,就能避免暴雨可能引起的微波通信中断;性能价格比高,维护费用低。比之其它 的传输手段,具有较好的竞争性。因此,有时称这种设备为轻型微波通信设备。 二、新型的高频段微波通信设备 从研究、制造的指导思想上看有两种趋势。一种是追求卓越、追求完美,采用最先进的技术 措施和工艺手段,功能多、指标高、配置灵活多样;另一种是立足于特定市场需求,追求经济、 适用、可靠、技术成熟、设备简单、效费比好。 2.高频段微波通信设备组成 通常一个按1+0配置的端站设备由一个室外单元,一个室内单元和一面抛物面天线组成。 室外单元往往紧靠天线并安装于铁塔上或建筑物的顶上。具有抗恶劣环境的能力。室内单元 则安装于室内的标准机架上或直接置于办公桌上,以射频同轴电缆与室创、单元互连,以基带数 字电缆与数字终端设备相连。 3.主要的先进技术和工艺 在设备的各个部件中广泛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 编程门阵列(FPGA)、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微带电路(Microstrip Circuit)和数字信 号处理器(DSP)等。 在设备结构上将室外和室内单元分开。室外单元具有抗恶劣环境能力,往往紧靠天线安装, 这样有效地缩短了射频电缆长度,减小射频损耗;室外和室内单元之间的上行信号、下行信号、 供电电源等共用一根同轴电缆传输,因为传输频率为中频,往往允许同轴电缆长达300m以上,便 于机房远离天线。 在电路设计上采用频谱和功率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的调制解调技术,如网格编码调制 (TCM)、连续相位调制(CPM)、高斯型最小频移键控(GMSK)……等;除了准同步数字系列 (SDH)的复接外,为了实现辅助业务的数字传输而普遍采用微波帧复接技术;对传输容量在 34MbPS以上的系统可设置无损伤自动切换电路;采用前向纠错(FEC)和加扰编码技术;某些情 况下还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