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涵洞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有关设计标准与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 D65―04―2007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D63-2007);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 F50-2011);
二、技术标准
路线全段按农村公路标准设计,其中K0+000~K16+532.17路基宽度为5.0m,全路段路拱坡度2.0%,计算行车速度为15公里/小时, 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为1/50,抗震设防烈度6级,地震动态峰值加速度0.10g
三、 涵洞设计要点
根据本项目的地质 、地形 、水文 、筑路材料 、施工条件等情况综合考虑,本路段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形式,其设计要点如下:
1、涵洞尺寸
(1).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盖板净跨径有1.0m、2.0m、3.0m和4.0m,斜交角度为0°,填土高为0.6~8
(2).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管内径有0.75m和1.00m两种,斜交角度为0°,填土高为0.6~4.
2、主要材料:
圆管涵
部件
材料
管节
C30砼
钢筋
直径≤8mm为HPB300钢筋,其余为HRB400钢筋,直径为5的钢筋为冷拉5号碳素钢丝
基础
C15砼
垫层
沙砾石或水泥稳定土
盖板涵
结构部位
石料
砂浆
混凝土
钢筋
盖 板
—
—
C30
HHPR300、HRB400
台 身
MU30块石
M7.5
—
—
基 础
MU30块石
M7.5
—
—
八字墙墙身
MU30片石
M7.5
—
—
八字墙基础
MU30片石
M7.5
—
—
边沟跌井
MU30片石
M7.5
—
—
洞口铺砌
MU30片石
M7.5
—
—
支撑梁
—
—
C25
HPR300、HRB400
台 帽
—
—
C25
HPR300、HRB400
一字墙
MU30片石
—
C15片石砼
—
3、设计要点:
管涵涵顶填土对涵洞的竖向压力按土柱重力计算,车辆荷载以车轮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按30°角度分布。管节内力按钢性管节受弯构件计算,不考虑法向力和剪力的影响,且按不同填土高度的受力情况配筋。管节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才能脱模、堆放和运输。脱模时应在管壁上注明适用的填土高度。管节长度分为1米和0.5米两种,可根据需要组合成以0.5m为基数的各种涵洞长度。管节基础及垫层选用: a、浆砌片石基础厚度T及垫层厚度t值,应根据地基土壤类别、状态、地基允许承载力及受荷载后变形大小,涵位是否经常浸水以及洞顶填土高度、垫层材料种类等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后选用。b、地基分类及相应的垫层厚度t值:Ⅰ类-紧密的碎、卵石类土(卵石、砾石),完整岩层,取t=0; Ⅱ类-一般密实的碎、卵石类土,硬塑~坚硬粘土,中等密实的中砂、粗砂、破碎岩层等,取t=15cm; Ⅲ类-中等密实的饱和粉砂、细砂土,软塑~硬塑粘土、亚粘土、较密实的人工填土、风化岩层等,取t=30cm ;Ⅳ类-松散的饱和粉砂、细砂土,流塑~软塑粘土、亚粘土、一般密实的人工填土等,取t=45cm。c、在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条件满足设计要求,不经常浸水的情况下,垫层材料采用砂砾(砂卵)石。Ⅰ、Ⅱ类地基浆砌片石基础厚度T=0; Ⅲ、Ⅳ类地基T=20 cm。 d、对于砂砾材料缺乏的地区,垫层材料采用石灰土及水泥稳定土。在不经常浸水的情况下,Ⅰ~Ⅳ类地基取T=20 cm;经常浸水的情况下,Ⅰ、Ⅱ类地基取T=20 cm,Ⅲ、Ⅳ类地基取T=30 cm。e、对于裂隙粘土地区,应根据涵位地基膨胀潜势大小,采用预湿换土、石灰(水泥)稳定等工程处治措施减弱和完全消除膨胀潜势后,比照Ⅲ、Ⅳ类地基土确定T值和 t值。膨胀潜势较弱,且不经常浸水时,取T=20
盖板采用简支板计算图式进行设计。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计算和验算。盖板的计算高度按d1计,为提高盖板强度在盖板跨中加厚为d2。预制盖板宽度为99cm。盖板底层设受力主筋,顶层设架立钢筋,各种钢筋沿板长和板宽方向均匀布置。当涵洞为斜交时,涵身部分中板以正交预制板铺设,二端洞口部分以梯形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构成,梯形板支撑端短边长度99Ld50(cm),钢筋构造见相应图纸。
路面车辆活荷载对涵顶的压力按30 o角进行分布;填土内摩擦角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