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之转变_图文.pptVIP

第六讲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之转变_图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讲 谢灵运、鲍照 与诗风之转变 主讲人:訾希坤 第一节 谢灵运与山水诗 一、南朝文学的历史轨迹 元嘉文学、永明文学、宫体文学是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二、山水诗兴盛的原因 1、庄园经济与山水田园文学 2、地理因素与山水田园文学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世说新语?言语》) 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世说新语?言语》) 3、朝隐之风与山水田园文学 4、玄言与山水田园文学 宗白华先生说过:“魏晋的玄学使晋人得到空前绝后的精神解放。” “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 刘大杰先生认为:“魏晋人的人生观……要求那种人生自然化的解放生活。” 清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云:“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中说: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 钟嵘《诗品》中说“尚巧似”、“文多拘忌,伤其真美”, 这几段话实际上概括出南朝文学的三大特点: (1)注重文采与藻饰 (2)强调声韵与骈偶 (3)重形式而轻内容,尚工巧而少天真。 宋元嘉年间有 “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元嘉三大家:“元嘉”是南朝宋文帝的年号,此时文坛上鲍照、谢灵运、颜延之三人齐名,有“元嘉三大家”之称。就诗歌创作而言,他们的共同点是描写山水都讲究词藻和对偶,但诗风差异明显,谢诗富艳精工,颜诗华美典雅,鲍诗雄恣奔放。在赋与文的创作中,谢灵运以 《 岭表赋 》 、 《 山居赋 》 等作品为代表,状物写景的巧似,选字修辞的清新,与其山水诗的成就互为呼应。颜延之的骈文以典丽缜密见长,用典繁博,修辞巧丽.代表作有 《赭白马赋 》 等。鲍照以奇峭之风运妍丽之辞,代表作是 《 芜城赋 》 与 《 登大雷岸与妹书 》 。 三、代表作家谢灵运 1、谢灵运的生平 谢灵运 (385—433),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出身于东晋最显赫的世族家庭,祖父谢玄、父辈谢琰是淝水之战的主将。 2、谢灵运的山水诗 山水诗:是指以山水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曹操的 《 观沧海 》 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但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恻是南朝宋时的谢灵运,他开创了山水诗派。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刘勰说“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 山水诗的产生,与当时盛行的玄学和玄言诗有着密切的关系。 《 登池上楼》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第一、谢灵运的山水诗,大部分是他任永嘉太守以后所写。这些诗,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江南幽峭秀丽的景色,追求形似是其显著特点。 《入彭蠡湖口》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 洲岛骤廻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岩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吝珍怪,异人秘精魂。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钟嵘评谢灵运诗:“宋临川太守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富为累。嵘谓若人兴多才高,寓目辄书,内无玄思,外无遗物,其繁富宜哉。” 《诗品》说他“尚巧似,逸荡过之,颇以繁富为累” 谢灵运诗中的名句很多: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登池上楼》) “乱石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 第二、正如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蕴含着陶渊明的人格精神一样,谢灵运笔下的山水也是人格化的。 以他用得颇为别致的“媚”字为例: “绿筱媚清涟”( 《 过始宁野 》 )、 “孤屿媚中川 ( 《 登江中孤屿 》 )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美人竟不来,阳阿徒唏发。 ( 《 石门岩上宿 》 ) 第三、成功的佳作则能融理于情,融情入景,使情景交融。 名篇佳句,如 《过始宁墅》:“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登江中孤屿》:“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3、风格特点 第一、鲜丽清新,精雕细刻而能出于自然。 “白云抱幽石”(《过始宁墅》) “近涧涓密石”(《过白岸亭》) “林壑敛暝色”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