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中国的古代建筑.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七 中国的古代建筑 一、中国古代的建筑思想 1、“天人合一”观念。(礼制观念 /等级观念) 2、重在平面构图。 3、以木结构建筑为主,并辅以砖瓦。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 1、中国古代建筑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 宫式建筑 /民式建筑 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 原始社会 天然崖洞、构木为巢/穴居、浅穴居 商周、春秋 夯力技术、木构件 秦汉 木构件技术日趋完善;石造建筑物 (2)发展时期 魏晋南北朝 砖瓦;金属材料装饰;木结构技术提高;石结构技术巨大进步;大量兴建佛教建筑。 代表: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3)成熟时期 隋唐 砖的运用逐步增多;琉璃烧制更进一步;雕塑、壁画精美。 建筑特点: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柱子较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棂窗,风格庄重朴实。 (4)大转变时期 宋代 规模较唐代小,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各种形式复杂的殿阁楼台。 建筑特点:屋顶的坡度增高,出檐不如前代深远,斗拱用真昂;重要建筑的门窗多采用菱花隔扇,建筑风格渐趋柔和华丽。 代表: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 (5)发展时期 元代 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影响全国各地 建筑特点:减柱方法是大小建筑的共同特点,梁架结构有了新创造,许多构件多用自然弯材稍加砍凿而成 (6)高峰时期 明清 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 建筑特点:“减柱法”在重要建筑中已不采用,出檐较浅、斗拱比例缩小。 代表:北京明清故宫、沈阳故宫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名称 1、宫:上古时,宫只是指一般的房屋,无贵贱之分; 秦汉以后,宫为古代帝王的住所或神庙,前者如:故宫,后者如:雍和宫。 2、殿 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政的房屋,前者如:大雄宝殿,后者如:太和殿。 3、亭: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中周围开敞的小型点式建筑,供人停留、观览,也用于典仪,俗称亭子,出现于南北朝的中后期。如:醉翁亭。 4、台、坛: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台,如:天坛 5、楼:二层以上的房屋,如:岳阳楼。 6、阁:四周设栏杆回廊的楼,如:滕王阁。 7、廊:屋檐之下的过道,如:九曲回廊。 8、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如:水榭。 9、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室,如:惜抱轩。 10、寺:僧众供佛的处所,如:少林寺。 11、塔:用来藏舍利和经卷的建筑,以方形、八角形为多,如:大雁塔。 12、庙: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处所,如家庙、土地庙、孔庙。 13、祠:比庙规模小一些的建筑,如:宗祠。 14、城:都邑四周防御的城垣,如长城。 15、陵:帝王的墓地,如:明十三陵。 16、庵:尼姑住的佛寺,如:尼姑庵。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 (一)、抬梁式构架(又称“叠梁式”) 抬梁式构架是在台基上立柱,柱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梁,梁上立短小的矮柱,矮柱上再架短一些的梁,如此叠置若干层,再最上层架上立脊瓜柱,这就是一组梁架。 在相邻两组梁架之间,用垂直与梁架方向,并且位于柱上部的水平联系构件“坊”,把两组梁架组合起来。每层梁的两端上面,垂直于梁架方向放置檩。檩不仅加强了梁架间水平方向的联系,构成稳固的组合构架,而且承受上部屋顶荷载。 抬梁式构架在中国古代建筑上使用非常普遍,尤其是在中国北方。这是因为抬梁式可使室内柱子较少甚至是无柱。但是,抬梁式构架用料较大,耗费木材较多。而且这种构架基本上不采用三角形这种最稳定的构件组合形式,所以稳定性较差。 (二)、穿斗式构架 穿斗式构架是由柱距较密,直径较细的落地柱(或与不落地的短柱相间布置)直接承檩,在柱与柱之间沿房屋进深方向不设架空的梁,而是用一种叫做“穿”的枋木,把柱子组成排架,并用挑坊乘托挑檐。排架与排架之间用纤子、斗坊合檩作横向连接。这种构架因使用较细小的木料,所以节省木材;因柱距较密,所以作为山墙,抗风性能好。但是,柱距较密,使室内空间促狭。因此,许多建筑常在建筑中部使用抬梁式构架,以扩大室内空间;在两端山墙,使用穿斗式构架,以提高抗风性能。穿斗式构架主要用于我国南方地区。但其历史是悠久的,至少是在汉代已经相当成熟。 (三)、井干式结构 这是一种不使用柱和梁的结构。井干式结构使用原木,或者方形、矩形、六角形断面的木料层层叠叠,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构成壁架,再于两端壁架上立短柱以承脊檩。 我国早在商代墓椁已使用了井干式结构。这种结构耗费木材量大,建筑的绝对尺度合开门窗均受到限制,所以目前仅在林区还有使用的。 (三)中国古建筑的基本构件 1、台基(基座) 分辨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