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验论和心灵哲学 本文由作者于1956年在伦敦大学所做的讲演稿构成,该讲演的题目是
本文由作者于1956年在伦敦大学所做的讲演稿构成,该讲演的题目是“所与的神话:关于经验论和心灵哲学的三次讲演”,原载明尼苏达科学哲学研究第1卷:《科学的基础和心理学以及心理分析的概念》,费格尔(Herbert Feigl)和斯可里温(Michael Scriven)编,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明尼阿波利斯。后编入作者的专题文集《科学、感知和实在》,Ridgeview Publishing Company, Atascadero,California,1963,1991。
【美国]威尔弗里德?塞拉斯著 李绍猛、李国山译 陈波校
一、感觉材料理论的含糊性
1.我假设,没有哪个攻击过“所与性”(givenness)(或者,用黑格尔的话来说,直接性)这种哲学观念的哲学家,会否认在下述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差别:推断(inferring)某事为实和(比如)直接看见(seeing)某事为实。如果“所与”这个词仅仅是指如其被观察的那样的事物,或者那些我们靠观察来决定的那些事物的一个子集,那么就像存在着哲学难题一样,“材料”的存在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这样。作为一个(认识论的)专业术语,“所与”负载着根本性的理论承诺;人们可以否认存在着“材料”,否认任何东西是在这种意义上被“给予的”,而无须违背理性。
有很多东西都被说成是被“给予的”:感觉内容、物质对象、共相、命题、真实的联系、第一原则、甚至所与性本身。而且,哲学家们用这些可以称之为“所与”的概念框架的术语所进行的分析,其情境也有一定的解释方式。这种结构,是大多数主要的哲学体系的一个共同的特征;用一个康德式的术语来说,这些哲学体系既包括“教条式的理性主义”,也包括“怀疑论的经验论”。这种结构是如此盛行,以至于极少有哲学家(如果毕竟有的话)能够完全免于它的影响;康德当然不免,但我还要说,即使是黑格尔,这个“直接性(immediacy)的伟大论敌,也不能幸免。通常,以“所与”的名义所受到的批评,只不过是“所与”的一些特殊的变种。直觉到的第一原则和综合的必然联系,是首先受到攻击的。今天,很多攻击“整个的所与性概念”的人(这种人还在增加),他们实际上只是在攻击感觉材料。他们把“所与”的典型特征,传递给了其他东西,比如表象的物理对象或者关系。然而,如果我的批评以对感觉材料理论的批评为开端,那也只是对整个所与的概念框架所做的总体性批评的第一步。
2.感觉材料理论典型地区分开了两种东西:一种意识行动(act)和(比如)作为该行动对象(object)的一个颜色板块。行动通常被称作感知(sensing)。这种理论的古典支持者们总是说,这些行动是“现象学上简单的”和“不能被进一步分析的”。但是其他的感觉材料理论家们(其中有些人可以说也是“古典的支持者”)则认为,感知是可以分析的。如果有些哲学家认为,既然感知是可以分析的,它就不可能是一种行动,那么,这种观点无论如何并不是普遍的观点。怀疑感知(如果有这种东西的话)是不是一种行动,这的确具有某种深刻的理由,这些理由可以追溯到古典的感觉材料理论中纠缠在一起的两条思路中的一条。然而,目前我将仅仅假定,“x被感知”这一事实,不管它有多么复杂(或者简单),它都具有这样一种形式,不管这种形式是什么,总之靠着这种形式,x被感知就等于x成了一种行动的对象。
被感觉事项的一个相关性质,就在于它是一个感觉材料(sense datum或者sensum)。要指向下面这样一个事项,我们必须使用其他一些术语:这个事项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被感觉到的,这种感觉本身并不蕴含着该事项是被感觉的。可感觉这个术语的缺点,在于它含有这样的意思:被感觉的事项在未被感觉的时候也存在;这个问题在感觉材料理论家们那里引起了很多争议。或许,感觉内容是一个中立的概念。
“感知”本身似乎也有一些变种。有些人认为它是视觉感知、触觉感知,等等,而另一些人则把它当做直接的看、直接的听,等等。但是,还不清楚的是:这些东西是不是某种完全意义上的感知;说“x被从视觉上感知到”是不是就等于说“x是被感知到的一个颜色块”,而说“x被直接听到”就等于说“x是被感知到的一个声音”,等等。在后一种情况下,“是一种视觉感知或者一种直接的听到”,就是一种感知行动的相关性质,就像“是一个感觉材料”就是一种感觉内容的相关性质一样。
3.现在,如果我们还记得,“所与”这个认识论的范畴的要点在于,它要解释经验知识是建立在关于事实的非推理的知识的基础之上的,那么,注意到下面这一点就会让我们有一种惊讶的感觉:按照那些感觉材料理论家们的观点,被感知到的是殊相(particulars)。因为,即使在非推理的知识中,我们所知道的,也是事实而不是殊相,这种事实具有这样的形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