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上的法制建设专题复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历史上的法制建设专题复习 【知识梳理】 一、中国古代史上的法治思想和重要法律 1、史实 (1)夏朝:制定了刑法。 (2)战国时期:商鞅主张“严刑峻法”;韩非子主张“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3)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颁布了通行全国的秦律。 (4)唐朝:六部中的刑部主管刑法。 (5)北宋:将地方司法权收归中央;王安石变法时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 (6)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其中提刑按察使司负责监察和司法;颁布《大明律》,增加经济立法,主张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7)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倡“法治”,反对“人治”。 2、认识 (1)封建法律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实质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是一种“人治”。 (2)黄宗羲提倡“法治”,反对“人治”,是对韩非子“法治”思想的批判,否定了君主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权力,君民共同纳入“法治”的范畴。黄宗羲的“法治”思想体现了一种强烈反封建专制的精神和朦胧的民主法制意识。 二、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宪法性文件和法制建设 1、史实 (1)清朝晚期 ①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主张以法治国。 ②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③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实质是维护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欺骗与麻痹人民群众,但它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未列入考纲) (2)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它使鸦片战争以来人们为民主奋斗了70多年的成果以宪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将中国民主与法制化进程推向一个依照实施民主共和的新阶段。它在中国法制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3)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①1914年,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这部宪法彻底否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确立了封建军阀专制,从而为袁世凯复辟帝制作了舆论准备,并铺平了道路。它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法制化进程。 ②1915年,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对民主法制建设起了推动作用。 (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46年秋,国民党一党包办召开“国民大会”,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其实质是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和蒋介石个人独裁,但使蒋介石在政治上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未列入考纲) (5)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时期 ①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临时中央政府,并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民宪法性文件。(未列入考纲) ②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作为一部临时宪法,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体现了广泛性和民主性。在建国初期的国家社会生活中起到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得到了有力的贯彻与实施,加强了我国的法制建设。 ③1954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及其道路和目标,确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国体与政体,并且完整地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它在国家生活中起了显著的作用,大大促进了社会主义法制事业的发展。 ④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极大的破坏与践踏。 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各种法律法规不断出台,从而使我国的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2、近代以来中国法制建设的特点 (1)发展缓慢、经历曲折。 (2)与政治经济的发展未能协调同步,法制建设始终滞后。 (3)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备到较完备、从不健全到健全的道路,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历程,总体轨迹是向前发展和进步的。 3、对近代以来中国法制建设的认识 (1)近代法治基于反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而产生,以法律形式保障自由、平等、民主的权利。 (2)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法律文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由君主专制制度向民主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 (3)中国近代的法制建设发展缓慢、经历曲折,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抵制,还不断遭到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中国现代法制建设经历曲折,主要是来自内部“左”倾错误的破坏与践踏。 三、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法治思想和法制建设 1、史实 (1)资本主义性质的法治思想和法律文件 ①启蒙思想家的法治主张: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发起了一场启蒙运动,英国的霍布斯、洛克和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宣扬实行君主立宪制、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等法治思想,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②英国的《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以明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