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抗拔锚杆的施工质量控制
xx集团机械化市政公司
xx年xx月
抗拔锚杆的施工质量控制
近年来,在地下水丰富的地下工程中,为解决地下建(构)筑物的抗浮问题,不断出现设计采用抗拔锚杆作为抗拉或抗拔构件的工程实例。尤其是非预应力锚杆,由于具有造价低廉、连接简单、施工方便、受力明确和工期短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抗拔锚杆受拉力,通过杆体和灌浆形成的锚固体与锚固岩土层之间的摩阻力来提供抗拔力。
但在作为建(构)筑物的抗拉或抗拔构件方面,目前国内对抗拔锚杆的设计与施工规范与验收标准尚未完善,所以在具体施工中,普遍采取的还是参照基坑支护锚杆的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由于作用对象的不同,上述应用标准不尽合理,为此我们在具体工程应用中,通过实践总结,对抗拔锚杆的施工质量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1 工程概况
xx城工程位于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路西、xx路南建筑面积59042.7平方米,地下二层。整体建筑物分主楼和车库两部分,基底标高为分别为-10.4m和-9.4m,主楼结构形式为框剪,地下基础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车库部分为纯地下室,结合本工程地质地下水位较高的实际情况,需对车库底板进行抗浮处理,设计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抗拔锚杆的地基形式。抗拔锚杆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600kN,杆体采用5ΦS15.2标准型钢绞线,以中风化花岗岩为持力层,且锚固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两米。
结合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该工程建设场地的土层差别较大,在锚杆深度施打范围内,主要涉及到如下土层:
①、粗粒砂,黄白色,中密-密实,颗粒不均匀,含石英砾石、卵石,夹粘性土薄层。场区普遍分布,厚度2.50~7.0m,平均层厚约4.7m。平均埋深11.69m。
②、全风化花岗岩,灰白色,岩石已风化成砂土状。平均层厚约3.62m;平均埋深15.31m。
③、强风化花岗岩,灰白色,岩芯破碎,呈块状及碎块状。平均层厚约6.73m,平均埋深22.04m。
④、中风化花岗岩,青白色,岩石较破碎,岩心呈短柱状。平均层厚约4.99m,平均埋深27.12m。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三层中中粗砂与第四层粗砾砂中,水位埋深一般在2.3~4.6m之间,水位标高为2.6~4.2m。地下水的透水性及富水性极不均匀,呈现团块状。
二 问题分析
为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和地基工程的顺利验收,甲方组织工程检测部门对前期施工的锚固浆体已经满足养护龄期(28d)的实验锚杆进行极限承载力抗拔实验,承载力结果显示从360kN~1100kN不等,荷载值极差达到740kN,离散性较大,远远不能达到工程质量验收的要求。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对锚杆的破坏情况观察来看,锚杆的破坏形式主要有锚固体破碎、钢绞线被从锚固体中拉出和部分锚固体被从土体中拉出三种。结合抗拔锚杆施工工艺,并立足于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抗拔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表2-1 影响锚杆抗拔承载力因素调查表
序号
不利因素
表现形式
导致后果
备注
1
锚固浆体
强度不够
极限抗拔实验中
锚固浆体破碎
浆体破坏后失去对钢绞线的握裹力,使钢绞线轻易被从锚固体中抽出
可见因素
2
采用泥浆护壁
锚固浆体和周围土体或岩体之间存在一层厚度约2~3mm的泥皮
大大降低了锚固浆体与
周围土体或岩体之间的摩阻力
可见因素
3
钢绞线在孔洞中因自重而呈“S”形弯曲
部分段的钢绞线
紧挨锚固体边缘
实验中钢绞线不能整体受力,
使部分弯曲段的钢绞线因受力
过大而产生回弹,锚固体不能
完全发挥对钢绞线的握裹作用
可见因素
4
斜 孔
/
锚固体不能轴向受力 ,致使局部浆体受力过大而发生破坏
可能因素
5
锚固长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
使抗拔锚杆主要的受力部位
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可能因素
6
清孔返渣
不彻底
/
使孔底存在沉渣,锚固体与
周围岩体之间不能有效的粘
结,降低了水泥浆体的强度
可能因素
3 施工质量控制
针对以上提出的几点影响到抗拔锚杆承载力的因素,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工程施工工艺,在实际施工中创造条件,对逐项工艺分别进行了改善,现综述如下。
3.1 提高锚固浆体的强度
原工艺中灌浆采用纯水泥浆,致使水泥浆固化效果不够理想,现经讨论决定,在使用的水泥净浆中掺加早强剂(NC-4)和膨胀剂(UEA),掺加比例分别为水泥用量的1%和6%,使锚固浆体能在尽量短的时间里达到尽量大的强度,并且使其在孔洞中产生适量的膨胀,这样将会大大的增加锚固体与周围土体之间的摩阻力。在浆体强度得到提高的同时,增强了它与周围土体的整体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抗拔锚杆的受力性能。
3.2 去除锚固体与周围土体或岩体之间的泥皮
原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是粘土泥浆护壁工艺,这样在灌注水泥净浆时不能有效去除黏附于孔壁上的泥皮,造成锚固体与周围土体或岩体之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年产10万吨氯乙烯工艺设计.doc VIP
- 2024年高考数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pdf VIP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三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广东深圳龙岗区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论中日关系历史、现状与未来.doc VIP
- B∕T 1800.1-2020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线性尺寸公差ISO代号体系 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高清版).pdf VIP
- 2025年全国I卷英语 高考真题.docx
- 双醋瑞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多中心对照研究.PDF VIP
- 现代文学九大家汇编.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