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简《尊德义》简序地一处调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郭店簡《尊德義》簡序的一處調整 (首發) 張崇禮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郭店楚墓竹簡·尊德義》共39支簡,整理者分爲十一個編聯組:簡1、簡2~11、簡12~16、簡17~20、簡21~23、簡24~25、簡26~27、簡28~29、簡30、簡31~38、簡39。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73-174頁。下引整理者的意見都見於該書,不再重複出注。對於簡21~23應如何編連,學術界有不同的意見:李零、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郭店楚簡”專號),三聯書店,1999年,第521、522頁;又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139、140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73-174頁。下引整理者的意見都見於該書,不再重複出注。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郭店楚簡”專號),三聯書店,1999年,第521、522頁;又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139、140頁。下引李零先生的意見都見於上述兩本書,引用時以增訂本爲準。 陳偉:《關於郭店楚簡〈六德〉諸篇編連的調整》,《江漢考古》,2000年1期,第53頁;又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編:《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0~72頁,《郭店簡書〈尊德義〉校釋》,《中國哲學史》,2001年3期,第118頁。 涂宗流、劉祖信:《郭店楚簡先秦儒家佚書校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第107、123―125頁. 劉釗:《郭店楚簡校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3-124頁。下引劉釗先生的意見都見於該書。 陳劍:《郭店簡尊德義和成之聞之的簡背數字與其簡序關係的考察》,武漢大學研究中心編:《簡帛》(第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17頁。下引陳劍先生的意見都見於該文。 周鳳五、林素清:《郭店竹簡編序復原研究》,《古文字與古文獻》試刊號,1999年,第57頁。 陳來:《郭店竹簡與儒家記說續探》,《中國哲學》第21輯,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9頁。下引陳來先生的意見都見於該文。 王博:《關於郭店楚墓竹簡分篇與連綴的幾點想法》,《郭店簡與儒學研究》(《中國哲學》第21輯),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60頁。下引王博先生的意見都見於該文。 我們認為簡21~23應接於簡30和簡31之間。下面先抄出相關簡文,然後再作些疏通和解釋。釋文用通行字,有的就是原字的假借字。 故率民向方者,唯德可。[一]德之流,速乎置郵而傳【28】命。[二]其載也無重焉,[三]交矣而弗知也。[四]作德者,且莫大乎禮樂。[五]【29】故為政者,或侖之,或養之;[六]或由中出,或設之外。[七]侖隶其類,【30】行矣而無惟;[八]養心於子諒,忠信日益而不自知也。[九]民可使道【21】之,而不可使知之。[一〇]民可道也,而不可強也。[一一]桀不謂其民必亂,而民有【22】為亂矣。爰不若也,可從也而不可及也。[一一]君民者,治民復禮,民除害智【23】焉;治樂和哀,民不可惑也。[一二]反之,此妄矣。[一三]【31】 [一]陳偉先生認為:“向方,向道,歸順於道。”可從。陳偉: 陳偉:《郭店簡書〈尊德義〉校釋》,《中國哲學史》,2001年3期,第115頁。下引陳偉先生的意見都見於該文,不再重複出注。 [二]此從裘錫圭先生讀。荊門市博物館: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75頁注[一五]。下引裘錫圭先生的意見都見於該書,不再重複出注。 [三]“重”,原釋為“厚”,此從陳劍先生釋。 [四]交:陳偉先生疑當讀為“絞”, 訓為“急”或“切”,“表示速度的快捷”。 陳劍先生疑“交”“指流行的‘德’跟人的交接”。 今按:陳劍先生之說可從。道德教化,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具有潛移默化的效果,所以說“交矣而弗知也”。 [五]“作”,原作“亡”。整理者屬上讀,斷句作“交矣而弗知也,亡。”陳偉先生把“亡”字屬下句,讀為“明”,認為“明德”是尊崇德行的意思。 今按:“亡”當是“乍”字之誤。“乍”、“亡”形近,郭店簡《六德》簡36“蔑由乍(作)也”的“乍”,即誤書為“亡”。《尊德義》和《六德》為同一書手所寫,出現同樣的錯誤是可以理解的。作,興也,起也。“作德”猶“興德”。“作德者,且莫大乎禮樂”及後文云云,都是講如何以禮樂興德。 [六]簡29後接簡30,是陳偉先生的意見。李零、王博先生主張簡29下接簡31,劉釗先生同。陳劍先生駁之,並主張簡29、30連讀。今從兩位陳先生之說。 “侖”,整理者、李零先生讀為“論”;陳偉先生訓為“講論”;劉釗先生認為“‘論’古代有編排的意思”。

文档评论(0)

剑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