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年3月
2009年3月 南京师大学报(事±会科学版) Mar.2009
第2期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No.2
苏轼“随物赋形”说新论
高云鹏
擒爨:“随物赋形”,指的是苏轼诗文表意鸯然颗畅而又灵活多变的特点。其形成表面土看 是苏轼在创作过程中所采用的表现手法使然,但归根到底则岛其观照世界和立意取境的独特方 式有着密举可分的关系。在镑教的“现蚤”观争殚宗“随缘鑫适”、“任心”等思想的影响下,苏轼 要求创作童体在观照外物的时候拥有“室且静”的内心,且不童动向外界搜求,而建即景会心,所 见、所闻、所感、所悟即为诗料。苏轼对水“随物赋形”这一特征的认识并不限于文学领域,窀体 瑰在其秀人处世的原则土刘是以遥家思想为主导、兼容德家思想的人生观。
关键词:随物赋形;表现手法;佛教;禅宗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文系编号:1001—4608(2009)02—0119一08收稿日期:2008—09—12 作者麓分:高云鹏,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生100872
“随物赋形”是苏轼所有文论命题中最有特 作过程中是如何实现“随物赋形”的。因为任何 色酶一个。“随物赋形”本来是指水没有鼷定酶 一种创作观终究都是与创作实践摆关联的,都要 形态、根据地势的变化来改变自身形态的特点,苏 依靠具体的技法来实现,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 轼将水的这一特点应用于对自己文学创作的批评 同理可知,“随物赋形”的背后肯定隐藏着特定的 之中,生动影象她将创作体验描述出来。蠢子 创作方法(“技”和“法”的因素)。另终,“隧魏雾葭 “随物赋形”是苏轼对自己创作经验的总结,所以 形”也不是赋予外物其应有之形态的意思。赋予 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文学理论来加以认识,同时对 外物以其应有的形态是写物理论所探讨的核心问 解读苏轼的稼晶也毒重要的意义。虽然现有的研 题,陆褫《文赋》中酶“麓穷形两签裰”,皇煮谧《序 究对此命题已涉及较多,但是由于大多数论著都 左思三都赋》中的“赋也者,所以因物造端,敷引 是将这个苏轼原本表意就不是十分直自的命题用 体理,欲人不能加也。引而申之,敬文必极美,触 舅一种跑较抽象的话语表达出来,我们终究无法 类丽长之。敢辞必尽丽。然粼美丽之文,赋之作 获知苏轼在创作中实现“随物赋形”的具体方法。 也”,《文心雕龙·物色》中的“写气图貌,既随物 所以,将“随物赋形”这~命题还原为贴近苏轼本 以宛转”,都属此类。这些理论的共同点就是把
义的理论话语,使之麓够真正与苏轼的作li舂结合 准确、全露播摹事物的形貌当作文学创作表现酶 起来,还是十分必要的。 宗旨。与六朝的“写物”理论相比,“随物赋形”的 关于“隧物赋形”的批评对象以及所涉及到 涵义显然更为复杂一些。由此霹见,目前仍有对
的文学理论,~种常见的观点认为苏轼所论乃文 这个命题进行再认识的必要。
学创作是一个顺应自然的过程;无论是创作的发
一、从苏轼的诗文创作看 生还是创作的过程都不是因作者主动寻求蕊发生 的,而是以“物”作为主导,作者廷是被动地赋予 “随物赋形静的内涵
“物”以其应有之“形”。这样的解读方式对于哲 苏轼发现了水的特征与文学创作之间的相似 学思想研究圈然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对于文学理 之处,毽借水懿物理性质秘形态特征生动形象地 论研究来说艇然略嫌空泛。由于缺乏对苏轼创作 将自己的创作体验描述了出来,其《自评文》云: 实质性的把握,我们根本无法从中获知苏轼在创 善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
一】19一
万方数据
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光难。及其与山石曲
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光难。及其与山石曲 韩愈的《陆浑山火》简单做以比较。同样是排比 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孝,常行 铺陈,韩愈采用铺排的手法是为了穷尽地描写景 予所当行,常立于不可不正,如是而已矣。其 物,力求做到写景全面,敝丽难免会显得有些呆 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板。而苏轼并不是追求描写刻画的全面性,他所 苏轼用水“在平地滔滔汩溅,虽一Et千里无难”襁 采用的是穷尽式的比喻,所有的比喻都是为了形 “与由石髓折,随物赋形”两种不同的形态,来描 容船速的飞快迅疾,因而显得活泼灵动。诚如施 述文学创作中的两种不同创作手法和实现方式。 补华在《岘佣说诗》中所说:“人所不能比喻者,东 具体地说,“在平地滔滔溜汩,虽一Et予里无难” 坡能比喻;入掰不能形容者,东坡能形容。比喻之
说的魑苏轼作品文势顺畅自然,如同冰在平地上 后,再用比喻;形容之后,再加形容。”【3]989硼显
滔滔溯汩、奔腾千里;“与山石曲折,随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年高原心脏病的研究进展(全文).docx VIP
- 2024年全国消防宣传月(全国消防日)专题课件.ppt
- 成套简历几何简约个人简历word简历模板.pdf VIP
- 2021-2023年上海二模分类汇编:文言文一-上海市十六区近三年(2021-2023)高考语文一模、二模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pdf VIP
- 《安检理论与实务》教案 第8课 掌握常见违禁品的相关知识.docx
- 服务与服务计算.ppt VIP
- 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规范课件.pptx
- 分部工程验收会议纪要范文15篇.docx
- 工业固体废物协同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项目环评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 燃气热水锅炉招标文件常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