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漯河
漯河
技师
考评
论文
氨制冷系统的环保问题浅析
单 位: 888888888888888888886666666
姓 名: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一日
摘 要
氨制冷系统的出现,较好地满足了人们对食品的新鲜度、质量、安全等要求的需求。氨制冷系统在建设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危害性识别和重大危险源识别。氨制冷系统运行过程中,应对可能造成的环境风险进行分析,采取相对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同时避免氨泄漏或爆炸环境事故的发生,应编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关键词: 氨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风险 防范措施
目 录
TOC \o 1-2 \h \z \u 摘要 1
1 概述 1
2 氨制冷系统的环保问题 1
3 氨制冷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 1
3.1物质危险性识别 2
3.2 重大危险源辨识 2
4 氨制冷系统运行时的环境保护规定 3
4.1氨制冷系统运行过程环境风险 3
4.2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3
4.3 应急预案 4
5 结论 5
参考文献 6
致 谢 7
- PAGE 2 -
氨制冷系统的环保问题浅析
摘要:氨制冷系统的出现,较好地满足了人们对食品的新鲜度、质量、安全等要求的需求。氨制冷系统在建设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危害性识别和重大危险源识别。氨制冷系统运行过程中,应对可能造成的环境风险进行分析,采取相对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同时避免氨泄漏或爆炸环境事故的发生,应编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关键词: 氨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风险 防范措施
1 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食品的新鲜度、质量、安全等要求有很大的提升,而制冷系统的出现,较好地满足了人们对需求。由于氨容易液化,在常压下冷却至-33.5℃或在常温下加压至700KPa至800KPa,气态氨液化成无色液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液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物质的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氨常作为制冷剂,在食品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逐渐提升,对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关注,本文主要对氨制冷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浅析
2 氨制冷系统的环保问题
氨作为无机制冷剂,不会对臭氧造成影响,但易出现泄漏、爆炸等等危险,因此,对氨制冷系统的环保问题进行浅析。在氨制冷系统的建设、运行过程中,易出现的环保问题如下:
1)氨制冷系统建设前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进行重大危险源识别;
2)不按照《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要求,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如不设立围堰、不建立事故池等;
3)部分人员不按照操作,易导致氨泄漏、爆炸事故。
3 氨制冷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
氨制冷系统在食品行业中,一般作为主体工程与生产车间等配套建设,由于氨具有毒害性和爆炸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因此建设氨制冷系统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3.1物质危险性识别
由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知,氨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氨为危险物质;
(2)可能发生氨泄漏的危险事故;
(3)氨的泄漏可能造成火灾、爆炸等危害。
氨理化性质及危害特性判定见表1。
表1 氨理化性质及危害特性一览表
名称
氨
理化性质
分子式:NH3,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分子量:17.03,蒸汽压:506.62kPa(4.7℃),熔点:-77.7℃ ,沸点:-33.5℃,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0.82(-
燃烧爆炸危险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5.7%~27%(容积)。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毒性及健康危害特性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氨危险性判定见表2。
表2 氨危险性判定一览表
名称
LD50(mg/kg)
闪点(℃)
危险性
类别
氨
350mg/kg(大鼠经口)
/
易燃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英语AI辅助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课件.pptx VIP
- 链家大区商圈经理述职.pptx VIP
- 2025年天津市农机拆解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反对本本主义》课件.ppt VIP
-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小鞋店》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pdf VIP
- 卫生政策学 期末复习小抄.docx VIP
- 房地产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pdf VIP
- 电力系统北斗短报文业务消息报文传输流程、消息报文编码示例.pdf VIP
- 考研题库 《认知心理学》(第7版)(真题 课后习题 章节题库 模拟试题).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