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人文历史旅游资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咸 阳 1、位置 咸阳,陕西省地级市,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zōng )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阳东邻省会西安,西接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与甘肃接壤。辖2区1市10县,总面积10246平方公里。 咸阳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秦始皇定都咸阳,使这里成为“中国第一帝都”。咸阳也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中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 一、区位分析 2.地势 咸阳由东南向西北呈阶梯形,表现为三个单元:一是南部渭河、泾河平原,约占总面积1/5;二是中部台塬区,也约占总面积的1/5;三是北部高原丘陵区,约占总面积3/5。南北长123公里~145公里,东西宽65公里~106公里,总面积10196平方公里。 3.气候 咸阳市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热干湿分明。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利于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年平均温度9.0—13.2℃,年极端最低气温-18.6℃,年极端最高气温41.2℃。 一、区位分析 4.河流 河流:泾河从西北入境,向东南流出注入渭河。渭河自西向东沿南界流过,形成“人”型水系。泾河和渭河在西安市高陵区交汇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这就是所谓的泾渭分明。 一、区位分析 二、民间艺术 秦腔 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咸阳主要剧种,又名乱弹、梆子腔,属板式变化体音乐结构的板腔体戏曲。 秦腔以关中方言语音为基础,特别是泾河、渭河流域诸县的语言发声为“正音”。 二、民间艺术 弦板腔 也叫“板板腔”,是咸阳市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由主要伴奏乐器“弦子”和击鼓乐器“板子”而得名。流行于乾县、礼泉、兴平及陇东地区。 眉户戏 又名“曲子戏”,属曲牌体,是古代“清曲”中“月弦曲子”搬上舞台的称谓。该戏种号称72大调,36小调,在咸阳市各县区流行。 二、民间艺术 社火 咸阳社火是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的通称。 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取胜的民俗艺术。它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成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形成故事组合,给人一种高屋建瓴,惊险出奇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这种艺术和秦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来源于古老的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魅力。 二、民间艺术 民间草编 很早以前,咸阳人民就用勤劳灵巧的双手把随处可见的杨柳、枝条、麦秸、玉米皮等精心编制成各种漂亮实用的日用品和工艺品。在咸阳农村,民间编织工艺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浓厚的地方风情和现代色彩。 二、民间艺术 皮影戏 又名“灯影戏”,是用灯光照射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一种戏剧形式。   陕西皮影戏,起源于汉代以前,在关中地区很为流行。由于皮影戏演出简便,表演领域广阔,演技细腻,活跃于广大农村,深受农民的欢迎。 三、饮食文化 锅盔牙子,烤好的薄饼夹上腊汁肉,又脆又香,是咸阳一绝。 石子馍是陕西民间的一种古老的汉族风味小吃,因其是将饼坯放在烧热了的石子上烙制成的,故而得名。 三、饮食文化 长武血条汤 彬县御面 三、饮食文化 凉皮肉夹馍 四、历史人物 1.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其父去世后,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 四、历史人物 2.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汉族,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历史人物 3.马超(176年-223年1月),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汉末卫尉马腾之子,东汉末年及蜀汉开国名将,汉末群雄之一。 早年随父征战,马腾入京后,马超留驻割据三辅。潼关之战被曹操击败后,又割据陇上诸郡。失败后投靠张鲁,又转投刘备。刘备建立蜀汉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凉州牧。 四、历史人物 4.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期魏国扶风(今陕西省兴平县)人,生活在东汉末年这一时期。 他是我国古代的机械大师。他的不少发明创造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主要成就再现指南车、制造翻水车 、研制水转百戏图 、改良织绫机。 五、历史事件 1.孝公迁都 秦孝公十二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