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盈利模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窥探中国证券市场新赢利手段(原创)   上篇:从群狼战术到独庄横行        2002年,随着大市进一步趋弱,一个新的话题在证券投资机构和主力间流传,那就是“寻找新的盈利模式”。这一话题,早在2000年底就有人提出。当时,尽管大盘仍在上涨,但股票已越做越难,能炒的个股越来越少,赚钱手法日渐见拙。只因大市仍在上涨,这一感觉也就被冲淡了。        而2002年,随着大市进一步调整,各证券机构、市场主力、及中小散户的亏损全面加重,且亏损面之大创历史最高记录,达93%。尤其是机构主力,在过去的历次调整中,都可凭自己的实力兴风作浪,取得一些波段性战绩或个股盈利。而在本次调整中却显得非常无奈:过去惯用的手法不管用了,主动投资主动被套,被动投资被动被套;集中投资,进去后出不来;分散投资,顾此失彼,只能随波逐流,比一般的散户还不如。        尤其是1514、1339、1455点这三波反弹,作为市场主力,不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好不容易出现的行情溜走;一旦买进,本来就已沉重的仓位变得更加沉重,损失愈趋严重。包括今年1月8日启动的这波反弹,虽说按市场说法,是新任证监会主席给各大机构发的“红包”,但结果如何———是套牢散户,还是套牢机构,谁也预料不到。昔日呼风唤雨,翻覆于股海间的主力,一夜之间就雄风不再,陷入“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境地。昨天还非常美好,可随手掠取的股市,突然间成了“家家都有地道,处处都有洞口”的“高家庄”。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 股市是一群对价值看法不同,而对价格看法相同的人的交易场所! 2004-12-1 09:16 #1 ? ? ? 股票 业余八段股民 UID 739 精华 1 积分 887 帖子 653 贴分 1101 股币 1094 阅读权限 90 注册 2004-11-29 状态 离线     十年一个大轮回        进一步说,寻找新的盈利模式,还折射出中国股市一个大轮回的结束。        股市本没有新的盈利模式。一切新的模式,都是对昨天而言的。就历史渊源来说,它们肯定是有过、用过,而后在新的市场条件下的翻版。一轮大牛市,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其产生、发展,到衰老、终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所有的盈利模式都粉墨登场一次,所有能用的手法都用过一遍,把所有潜在的获利空间都挖掘完毕的过程。只要还有一种方法,还能将已榨过几遍、几乎榨干的股票中再榨出一点油水来,哪怕一点点,牛市都不会终结。因此,所谓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实质上也折射出中国股市的所有能用的手法都已用尽,一个大轮回已经终结,而新的轮回尚未产生。        从价值回归到价值创造        回想一下吧。1994年,当大市刚从325点起来,市场的主流口号是什么?是“价值回归”!当时,一大批股票都已接近净资产值,深圳的平均市盈率只有8倍多,上海的平均市盈率连13倍都不到,全市场加权平均股价仅3.8元。在这种情况下,做股票是不需要盈利模式的。瞎炒就瞎赚,不炒———买进不动就大赚。逮着任何一个死耗子,都能赚钱。        1996年,牛市再次起步,市场的主流口号变成了“价值发现”!当时,一大批类似长虹、海尔这样的股票,正等待着人们去重新认识,去体现它的真实价值。这些股票的价格之低难以想象。比如四川长虹,每股净资产7元,净利润2元,净资产加税后盈利超过9元,但股价却只有7元多。一大批主力,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以价值发现为主要的口号和盈利模式,并标榜主力的作用“就是把股票的真实价值用价格表现出来”。        但是,到1996至97年间,由于价值发现在大面上已经结束,大部分股票的现有价值已被充分挖掘,有的甚至已超过预期的成长价值,尤其是主力集中炒作的一些重点股,已大幅超涨,一个新的口号便在主力中开始流传,那就是“价值创造”。有人直言不韪地宣称:“主力的作用不仅是发现价值,更要创造价值”。这个口号的提出,标志着中国股市已无法再靠价值,而要靠各种名堂的炒作———盈利模式来推升了。 股市是一群对价值看法不同,而对价格看法相同的人的交易场所! 2004-12-1 09:16 #2 ? ? ? 股票 业余八段股民 UID 739 精华 1 积分 887 帖子 653 贴分 1101 股币 1094 阅读权限 90 注册 2004-11-29 状态 离线     价值创造的三大法宝        股票价值本是公司内在经营的产物,是无法靠外部创造的,外部只能去诠释它、体现它。即使像巴菲特这样的人,通过大规模持股,进入目标公司的董事会,最多也只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迫使公司改变经营策略、经营方向,或是改变资金用途,以创造更多的经营业绩,来推动股价的上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