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XXX工程
施工降水专项方案
(技术不可行)
编制人:XXX
审核人:XXX
审批人:XXX
XXX公司
xx年X月X日
目 录
TOC \o 1-3 \h \z \u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条件 3
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4
4不采用帷幕隔水方法理由和依据 6
5水量计算方法及预估总抽水量 6
6单井、排水管网设计 7
7降水管井施工 8
8管井降水对施工安全和环境影响的评估 10
9抽水量计量方法、计量设施和措施 11
10地下水综合利用 11
1编制依据
[注:本章内容仅为本方案编制依据,与本方案编制关系不大的标准、规定和图纸等不应列入。]
1.1《XXX工程》基础施工平面图
1.2《XXX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勘XXX-XXX)
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
1.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1.5《xx市建设工程施工降水管理办法》
1.6《xx市建设工程施工降水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2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条件
[注:工程概况主要描述工程所处位置,基坑面积,基坑开挖深度及其涉及到的地下水。由于拟采用施工降水,不可避免地对基坑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章要对基坑周边环境(如楼房、道路及地下管线等)描述清楚。]
本工程位于xx市XXX。东邻XX大街,南邻XX大厦,西为规划路(现为空地),北为待开发空地。
东侧距拟建地下室结构5m为XX大街,大街下有上下水、煤气等多条管线,其埋深和水平距离见下图;南侧为XX大厦,地上8层,地下一层,地下室结构距拟建地下室结构5m,基础埋深6m。
本工程基坑长100m,宽50m。基底标高为-9.20m,±0.00=21.05m, 天然地面标高为19.80m。开挖深度涉及第一层潜水和第二层微承压水。
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注:本章要对基坑所处场地的地层及地下水位描述清楚,如果地层和地下水位分布不是很复杂,应当选取一个典型的地质剖面扫描或CAD绘图概化。不应简单摘录地质报告中地层和地下水的描述。]
本工程典型的地质剖面如下图
勘察期间,第一层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在4.30m,地下水位标高在15.50m,地下水类型为潜水,赋存于砂质粉土层中,主要为大气降水或水管渗漏补给。第二层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在7.50m,地下水位标高在12.00
4不采用帷幕隔水方法理由和依据
[注:依据《专家评审细则》,若基底位于含水层中,且基底之下5m范围内无适当的隔水层,可认定为帷幕隔水技术不合理。]
根据上图所示,基底位于第二层微承压水水位之下,且该含水层中基底以下10.5m
5水量计算方法及预估总抽水量
[注:本章计算基坑涌水量和总抽水量,应当使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附录E中的计算公式和《专家评审细则》中的折减系数β。]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8米左右,开挖深度不大。基坑降水面积约4800m
根据上述典型地质剖面的地层及地下水计算基坑涌水量。
5.1基坑等效半径
式中:
r0— 不规则基坑圆形概化后的等效半径(m)
A—基坑降水面积(4800m
计算得,r0=39
5.2降水影响半径 R=
式中:
R—降水影响半径(m)
S—基坑水位降深(取2.
k—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取2m
H—含水层厚度(m)(H=12
计算得:R=25
5.3基坑涌水量Q
计算模型:均质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
式中:
Q──基坑涌水量
k──渗透系数,k=2
H──澘水含水层厚度,H=12
h──等于H-S=9
l──取8m
S──基坑水位降深,S=2
R──降水影响半径,R=25
r0──基坑等效半径,r0=39
计算得: Q=359m
5.4预估总抽水量
QZ=βQd
日抽水量约359m3/d,抽水周期60天左右,
预估总抽水量约17232
6降水和排水系统设计
6.1降水系统设计
沿基坑外侧布置降水井,井中心线距基坑开挖上口线1.50m,井间距8m,共布置降水井30口,详见《降水井平面布置图》。井身构造:井深20m,井径600mm,井管Φ400无砂砼管,过滤器与井管材料相同,孔隙率25~30%,滤管外包一层60
6.2排水系统设计
水泵:采用扬程大于20m潜水泵。
排水总管:采用直径150mm钢管、PVC管,根据现场排水出口位置,沿降水井周边布置。排水管线坡度不小于1‰。
沉淀池:在排水管线转角连接处、排水管网进入市政管线接口处设置容积不小于4 m
6.3观测井设计
在基坑周围布置6口观测井,见《降水井平面布置图》。其中1#、4#观测第一层水水位,2#、3#、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公路桥梁上部结构装配与架设专题模拟试卷及解析.pdf VIP
- 面向领域适配任务的样本重要性重加权迁移学习算法体系分析.pdf VIP
- 2025年通信工程师DCCP协议拥塞控制机制专题试卷及解析-判断题.pdf VIP
- 多源异构医学数据库融合下的知识图谱构建数据标准与接口协议研究.pdf VIP
- 分层式联邦学习框架在复杂图像分割任务中的结构优化与协议演化.pdf VIP
- 联邦分布式图学习在黑产风险识别系统中的模型构建方案.pdf VIP
- 面向短视频平台的多模态内容分析与语义理解算法深度研究.pdf VIP
- 战略协议合作框架协议(通用10).pptx VIP
- 2025年招标师投标保证金与履约保证金管理的廉政风险点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