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脑电活动以及睡眠与觉醒.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 脑电活动以及睡眠与觉醒 (一)自发脑电活动 脑电图及其波形: 在头皮表面记录到的自发脑电活动称为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 机体处于不同状态时脑电波呈现不同的状态 皮层电图:将电极直接置于大脑的暴露表面,以此来记录大脑皮层的电信号。 (1) ?波、?-阻断 (?-block)和唤醒反应 (arousal response) (2) 其他波形 脑电波形的变动 脑电随发育的变化和身体状况的影响 疾病时的变化(癫痫) 快波、慢波及同步化(synchronization)和去同步化(desynchronization) Hz ?V 常见部位 出现条件 α 8-13 20-100 枕叶 成人安静、闭眼、清醒时 β 14-30 5-20 额、顶叶 成人精神活动时 θ 4-7 100-150 颞、顶叶 少年正常时, 成人困倦时 δ 0.5-3 20-200 颞、枕叶 婴幼儿正常时,成人熟睡时 Petit mal epilepsy (癫痫小发作) Record of four cortical EEG leads from a 6-year-old boy 脑电图形成的机制 产生机制: 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形成。 结构基础:皮层层面—锥体细胞在皮层排列整齐,顶树突;神经环路层面—皮层与丘脑间 同步化机制:皮层与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 去同步化(?-阻断)机制:高频刺激对同步化活动的扰乱。 神经元动作电位的时程 vs. 脑电α波的时程? 想法→脑电特征性变化→控制机械手 (二)皮层诱发电位 概念:是指感觉传入系统或脑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在大脑皮层一定部位引出的电位变化 组成: 主反应(primary response): 次反应(secondary response): 后发放(after discharge): 在大脑皮层投射有特定中心区,锁时(潜伏期与距离、传导速度、突触数目有关),与感觉的特异投射系统活动有关,先正后负 在大脑皮层无特定中心区,不锁时,可见于皮层广泛区域,与感觉的非特异投射系统活动有关 正相周期性波动,无中心区,不锁时,与非特异感觉传入和中间神经元引起的皮层顶树突去极化和超极化交替有关 皮层诱发电位 波幅小,自发脑电的背景上 描记:计算机叠加和平均→平均诱发电位 意义:了解各种感觉投射的定位 诊断中枢损伤部位 临床: 体感诱发电位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听觉诱发电位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视觉诱发电位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二、睡眠与觉醒(YOUR TURN) (一)睡眠的两种状态及生理意义★ 非快眼动睡眠(慢波睡眠)、快眼动睡眠(快波睡眠) (二)觉醒与睡眠的产生机制(都是主动的) 行为觉醒和脑电觉醒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 一、学习和记忆 学习(1earning):是指人和动物从外界环境获取新信息的过程 记忆(memory):是指大脑将获取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及提取的过程 学习是记忆的前提,记忆是学习的结果 (一)学习的形式 非联合型学习(nonassociative learning): 不需要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某种明确的联系。如不同形式的刺激使突触活动发生习惯化、敏感化等可塑性改变 联合型学习(associative learning): 在时间上很接近的两个事件重复地发生,最后在脑内逐渐形成联系,如: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操作式条件反射 (operate conditioned reflex) 条件反射形成过程:非条件刺激 (1)经典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形成过程:非条件刺激+无关刺激 条件反射形成过程:无关刺激?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 强化: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反复结合的过程 消退:条件刺激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射效应逐渐减弱,以至完全消退。这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 (2)操作式条件反射 完成某种动作或操作 趋向性,回避性 (二)记忆的形式 按记忆的储存和提取的方式分 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 情景式和语义式记忆 非陈述性记忆(nondeclarative ~) 对一系列规律性操作程序的记忆,下意识的反射 同时参与学习记忆过程,相互转化 按记忆保留时间的长短分 短时程记忆 影像记忆;工作记忆;操作记忆 几秒 ~ 几分钟,容量有限,易受干扰 长时程记忆 几小时 ~ 几年,容量无限。永久记忆 短时程记忆通过反复运用和强化,可转化为长时程记忆 (三)人类的记忆过程和遗忘(loss of memory) 1,人类的记忆过程 感觉性记忆:信息在感觉区内储存 储存短于 1 秒,为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