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医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凝血的过程 “瀑布”反应:一系列级联放大的蛋白水解过程。由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的凝血酶,最终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可分为: ②凝血酶原的激活 ③纤维蛋白生成 ①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X Xa 凝血酶原 II 纤维蛋白原 I 纤维蛋白 Ia 凝血酶 IIa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 凝血途径: 内源性激活途径: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接触而启动,使X激活,发生凝血 外源性激活途径:由来自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 III )暴露于血液而启动X激活发生,发生凝血,又称组织因子途径。 总结: 凝血反应是一个正反馈过程,级联放大 酶促反应,受温度调控 组织因子是生理性凝血反应的启动物,而内源性途径对凝血反应的维持和巩固很重要 Ca2+在多个环节起作用, 可利用这一点促凝或抗凝 机体的正常止血,主要依赖于完整的血管壁结构和功能,有效的积压小板质量和数量,正常的血浆凝血因子活性。其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作用是主要的 (三)血液凝固的调控 为什么正常血液不会发生凝血现象? 因为:1、正常血管内皮完整,且分泌抗凝物质。 2、血液循环很快,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不易聚集, 即使少量被活化的凝血因子也被稀释冲走。 3、血浆中存在着抗凝系统,最重要的是抗凝血 酶Ⅲ、蛋白质C和肝素。 4、体内还存在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肝素是一种酸性粘多糖,主要由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产生,存在于大多数组织中。它能抑制对凝血酶原的激活,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肝素是需要临床达到抗凝作用的一线药物 。 【功能主治】重镇安神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 ①《本经》:主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 ②《别录》:疗心腹烦满,四肢痿枯,汗出,夜卧自惊,恚怒,伏气在心下不得喘息,肠痈内疽,阴蚀,止汗,缩小便,尿血,养精神,定魂魄。安五藏。白龙骨疗梦寐泄精,小便泄精。 ③《药性论》:逐邪气,安心神,止冷痢及下脓血,女子崩中带下,止梦泄精,梦交,治尿血,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健脾,涩肠胃,止泻痢,渴疾,怀孕漏胎,肠风下血,崩中带下,鼻洪,吐血,止汗。 略 古老的中药 加速凝血 (1)加钙 (2)增加血液接触粗糙面 (3)应用促凝剂,如维生素K (4)局部适宜加温 延缓凝血 (1)除钙剂:①柠檬酸钠②草酸铵或草酸钾 (2) 保证血液接触面光滑。 (3)应用抗凝剂 (4)降低血液温度。 三、纤维蛋白的溶解 1.定义:在出血停止和血管创伤愈合后,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可逐渐溶解。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fibrinolysis),简称纤溶。 2.纤溶系统: 3.纤溶过程: 包括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与纤溶抑制物。 纤溶酶原的激活与纤维蛋白的降解两阶段。 纤维蛋白 纤溶酶 纤溶酶原 (-)抑制物 降 解 (产物为可溶性小肽——抗凝) 激活物(+) 纤溶系统激活与抑制 纤溶酶原主要由肝脏产生 纤溶酶原激活物包括: 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血管内皮细胞) ②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 ③激肽释放酶 血液与异物表面接触 FⅫa 激活纤溶系统 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激肽释放酶 水蛭素,主要是从吸血水蛭的唾液中分离提纯出来,具有抗凝,抗血栓功效的多肽物质,临床常用于多重血栓性疾病的治疗,可以消除血管阻塞,使血细胞解聚,血栓消散,促进微血管复通,改善微循环状态.目前,常用于调节血脂,消除脂肪肝,直接溶化血栓,消除动脉粥样硬化,防止中风和再次中风,激活人体自身的溶栓功能,避免再次产生溶栓等. 制水蛭,是将水蛭洗干净,晾干,用滑石粉热炒,炒至水蛭鼓起,筛去滑石粉,粉碎,就得到水蛭药粉了,具有通经,破瘀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月经闭止,症瘕腹痛,蓄血,跌打损伤,淤血作痛,痈肿丹毒等症的治疗. 略 生理性止血(总结) 小血管受损 血凝块溶解 血管收缩 PL止血栓的形成 血液凝固 初步止血 血凝块 永久止血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1 凝血酶原被激活成凝血酶 2 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3 纤溶系统 血液凝固的调控 (局限于受损部位) 第五节 血型和输血原则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血型(blood groop):通常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