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收购成走向高端新路径?蓝皮书专题88.docVIP

海外收购成走向高端新路径?蓝皮书专题88.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外收购成装备制造企业走向高端新路径? 据海外媒体报道,2012年9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撤销了三一集团在美国的子公司——罗尔斯公司收购美国俄勒冈州北部的四个风力发电场项目。尽管,这只是中国企业在实施海外收购过程所遭遇挫折中的一例,但近年来,随着成百上千中国公司在海外设立分部,中国投资在国际范围内的收购活动日趋活跃。有外媒评论认为:未来十年,中国投资将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 对技术、市场、品牌的综合“饥渴”,无疑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强大动力。但是,高端能力真的是可以靠金钱“买”来的吗?装备制造企业为走向高端而采取的自主行为,即使它已有形成一种集体行动的趋向,真的就能够替代整个体系,在推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型方面的策略缺失吗? 一、金融危机为海外并购提供难得机遇 2008年暴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随后发酵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历时五年了。全球经济在这双重危机的打压下持续低迷,至今仍是欲振乏力。尽管,各国政府为摆脱困境,不断推出各式各样的经济刺激计划,但遭受重创的全球经济,看起来还需要更长的恢复调养期,才可能重新“站起来”。有外电评论认为,全球经济也许还将经历3~5年的“黑暗记忆”。 应该说,金融危机对欧美实体经济,特别是那些宝贵的装备制造资源的冲击,对急切希望“走出去”购买各种有效资源的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而言,无疑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近年来海外收购不完全统计表 标的企业 标的企业行业 买方企业 交易时间 交易金额 股权 交易状态 Hawker Beechcraft 飞机制造 北京卓越航空 2012.7 17.9亿美元 N/A 拟收购 意大利CIFA 工程机械 中联重科 2008.6.25 2.71亿欧元 100% 已完成 沃尔沃 汽车制造 吉利 2010.3.28 18亿美元 100% 已完成 普茨迈斯特 工程机械 三一重工 2012.1.31 3.24亿欧元 90% 已完成 萨博汽车 汽车制造 中日电动车联盟 2012.6.14 15-18亿克朗 N/A 已完成 威斯卡特 汽车零部件 波鸿 2012.6.27 1.95亿美元 100% 已完成 Varde 风塔 天顺风能 2012.6.12 1518万欧元 N/A 进行中 施维英 工程机械 徐工集团 2012.7.6 N/A 52% 已完成 德国和荷兰液压件企业 液压件 徐工集团 2011.5 N/A N/A 已完成 HSW公司 工程机械 柳工 2012.1.31 3.35亿元 100% 进行中 凯傲 液压件 潍柴 2012.8.31 7.38亿欧元 凯傲25%、下属林德70% 进行中 MAG 机床 沈阳机床 2012.7 N/A N/A 拟收购 大连机床 齐齐哈尔二机床 Solibro 薄膜光伏电池 中国汉能 2012.6.5 估计超过5亿美元 100% 进行中 二、海外收购成获取高端技术“捷径” 事实上,尽管中国装备制造业已贵为全球最为庞大的生产体系之一,但这并不能改变其长期停滞于产业中低端的现实。而习惯采用外延式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以提供大量廉价产品占有中低端市场的增长方式,尽管日益低效,但在现有条件下无力改变。 而金融危机对这种惯有的发展方式所造成的冲击,使中国经济持续低迷。汇丰银行2012年9月29日公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为47.9,虽比上月的47.6略有回升,但仍连续11个月萎缩。汇丰相关人士说,由于全球经济仍在金融危机中艰难前行,新出口订单以2009年3月以来最快的速度下降。这种现象表明,外部市场疲软的局面未有改观。而与之相比,内需的转暖有可能将付出更大代价。 在这种背景下,对于企业而言,实施转型几乎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必选题。 但长期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产业领域的生态环境,未能形成一种有机提升技术能力的内在循环系统。由于基础性研究、共性技术研究的薄弱,在激励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等制度建设方面未能与时俱进,使产业技术升级不断遭遇各种“瓶颈”因素制约。因此,产业中强势企业出于对技术、市场、环境等多种需求而“走出去”,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三、企业行为难掩产业体系的无策 应该指出,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即使取得了技术层面的突破性进展,也无法替代产业体系本应发挥的技术内生功能。原因大致有下列几点: 第一,尽管目前有能力实施海外并购的企业基本上是体量较大且在各自所涉及产业领域具备较强竞争力,但仅仅属于专业性的公司无法影响到整个装备制造产业领域。 第二,企业个体的成功并不意味着能对整个行业进行技术外溢。通常情况下,在竞争的环境下,企业将更强调技术的专属性以及对技术的保护。 第三,从全球的跨国公司情况看,当跨国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其与本国的相关性将不断弱化,如何维护自身的商业化利益才是其最为关心的,被任意剥夺利益将会遇到想象中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