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科特动荡时代的商业领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约翰·科特:动荡时代的商业领袖 经济观察报, 2002-05-30, 作者: 许知远, 访问人数: 466   危机时刻是对领导人的真正考验。过去的八个月,是美国的商业领袖们最为颠簸的时刻之一。当两架飞机撞向世贸中心之后,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首席执行官们失语了,他们不知道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自己该做些什么;三个月后,世界公司史上的奇迹小子安然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坍塌,它传奇般的领袖肯尼斯·雷被推上了被告席,而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安达信则被拉至毁灭边缘;华尔街上的金融巨子们则被舞弊的丑闻困扰着——从dot-com的虚假繁荣到安然事件,什么被一直隐瞒着?   “很显然,大多数商业领袖没能做出好的表现”。约翰·科特,世界最著名的商业思想家、领导力专家对此评价道。因为,真正的领导者要在危机时刻鼓舞下属的士气,并用远见来引导人们走出暂时的困境。正如科特所说的,“取得成功的方法是,75-80%靠领导,20-25%靠管理。”   当约翰·科特在5月10日对我讲解他的领导哲学时,世界商业领袖们的噩梦仍在继续。通讯巨人WorldCom的创始人伯尼·埃伯斯辞掉了CEO一职;戴安娜·布鲁克斯,索斯比拍卖行的前任首席执行官差点被判入狱……在5月10日这一期《经济学人》杂志的封面上,杰克·韦尔奇的雕像倒下并破碎。   闪耀了10年的商业领袖的光环正在迅速黯淡。柏林墙在1989年倒塌、苏联于1991年解体后,我们以为长期的意识形态之争会迅速地烟消云散,商业力量将取代政治势力角逐,跨国公司将取代民族国家,而商业领袖是这个新时代的主宰。就像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杰弗瑞·加登所说,他们是“商业政治家(Business Statesman)”。但我们最终却发现,这些“新领袖”缺乏真正的责任感,甚至是一群喜欢说谎的“坏孩子”。“傲慢使他们失去了方向”,约翰·科特说。商业媒体在90年代的繁荣,将商业领袖们置于聚光灯下,很容易使他们显得比真实情况下更高大,也同样使他们的弱点更为鲜明。   曾经被全球化、互联网创新催促得紧张万分的首席执行官们如今发现,他们仍然必须要强调一些极度基本、却被长期遗忘的个人素质:诚实、责任感。普林斯顿大学的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撰文说,安然事件是美国商业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商人们备受尊崇的时代结束了,对于公司的不信任很可能像大萧条时期那样再度弥漫。   在这一时刻,约翰·科特的声音值得倾听。尽管这位55岁的“领导力权威”在访谈中缺乏足够的激情,举证的例子似乎过于平常,但他正确地指出,人类历史进程中扮演神秘角色的“领导力”正在发生另一次重要的变革,它以越来越迫切的姿态渗入社会的日常状态之中。正如约翰·科特所做的形象的比喻:倘若我们的社会是一辆汽车,它最初的速度是30公里,我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下一个目标,但其间我们只需要为数不多的几次调整方向,而今天,车速已达到200公里,用在路途上的时间大大缩短,但这也意味着你要更频繁与敏捷地调控方向盘。   在描述我们面临的新的管理革命时,彼得·德鲁克说:“任何组织都必须做好准备,抛弃以前所做的每一件事”。这也是约翰·科特所倡导的“领袖哲学”的关键部分。就某种程度而言,他希望商业领袖们都患上19世纪贵族式的“厌倦症”,对于成功保持一种强烈的抛弃心态,而同时利用对未来的憧憬来驱散暂时的消沉情绪。   作为《商业周刊》2001年度最令人尊敬的“领导学大师(leadership guru)”,约翰·科特的履历近乎完美地体现了一位“管理学大师(management guru)”的职业历程。他在60年代末与70年代初在MIT与哈佛受训,并在1980年33岁时成为哈佛商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   在接下来的20年间,科特先生与他的工作地点“哈佛商学院”同时迎来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荣誉。在“全球化热情”如此高涨的20年间,尤其在“历史已经终结”的90年代,哈佛商学院(HBS)像麦当劳的鲜黄色“M”标志一样,代表着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那些来到哈佛商学院就读的亚洲与拉丁美洲学生有充分的信心——经过两年的训练,他们将毫无困难地领导他们的国家。在政治式微、文化破碎的过去10年中,商业成为绝对的主宰,首席执行官是时代英雄,哈佛商学院是“圣地麦加”,而管理大师们则成为我们时代的思想家、艺术家和传教士,向全世界渴望富裕的人传播福音。   与同时代中最杰出的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迈克·波特一样,约翰·科特忙于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埋头于研究公司案例,出版著作。在90年代最为畅销的《领导变革》一书中,科特总结的八个组织常犯的错误已成为使企业保持生命力的至理名言。这八点主张分别是:(1)自满程度太高;(2)变革领导团队不够强;(3)低估愿景的作用;(4)愿景沟通不足;(5)放任种种障碍阻挠新愿景;(6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