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人教版必修4.ppt

高考政治一轮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人教版必修4.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C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①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②认为人是机器,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说明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按照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排列应该是③→②→④,C符合题意。 【强化训练】 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  )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 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A 从中国古代先哲的“五行说”到19世纪的“元素说”,再到现在的“夸克、电子说”,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也表明人们的具体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被不断超越和发展,①②符合题意;③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④强调了认识的目的是改造世界,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考点三 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考点透析 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基本 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区别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 人的主观精神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 表现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2)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 吾心” (3)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 无理” (4)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 观念的集合” (5)笛卡儿:“我思故我在” (6)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7)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1)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2)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 (3)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 的外化 (4)上帝创造世界 联系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技巧点拨 如何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 凡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凡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的外化和表现的观点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典例导引】 (2014·山东卷,33)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解析:C 朱熹认为“‘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即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陆九渊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所以“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C观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强化训练】 《华严经》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是(  ) 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④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表明一切事物尽由心生,体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①④与其哲理相同;②是一种唯物主义观点。③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命题角度4 区分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典例导引】从哲学角度看,下列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①失败者的借口体现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②失败者的借口体现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③良好的机遇是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④善于抓住机遇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D 漫画中的人认为命运决定成败,把命当成失败的借口,属于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据此可以选出②,排除①;漫画中的“运”指的是机遇、运气,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机遇,④符合题意,入选;良好的机遇是获得成功的外部条件,并 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③表述错误,排除。 ︱高中总复习︱一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angqing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