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万松书院导游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杭州万松书院导游词   万松书院,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4),名报恩寺。明弘治十一年(1498),浙江右参政周木改辟为万松书院。下面是杭州万松书院导游词,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杭州万松书院导游词   曾是明清时期杭州地区最大书院、浙江最高学府的万松书院,更因梁山伯、祝英台在此同窗共读整三载的美丽传说而闻名。目前,杭州这处著名人文景观已修复重现。   万松书院位于西湖南缘凤凰山万松岭,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万松书院曾名太和书院、敷文书院,是明清时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文人汇集之地。明代王阳明、清代齐召南等大学者曾在此讲学,随园诗人袁枚也曾在此就读。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分别赐额浙水敷文、湖山萃秀。   万松书院位于南线景区的万松岭下,因取自白居易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的诗意而命名的。重建工程中按民国初期原样恢复了照壁和平台,重刻了孔子图像并凿万世师表四字,修复了牌坊和供桌。   万松书院传说是晋代梁山伯和祝英台同窗共读的地方,不远处的长桥是他们十八相送的饯别之处。   篇二:杭州万松书院导游词   万松书院位于西子湖畔,万松岭南坡,取自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白月中。的诗意。   走了几十级台阶,看到了三座牌坊,中间的书写着万松书院和太和元气,左边的写着敷文书院和道冠古今,右边写着太和书院和德侔天地。万松书院、敷文书院、太和书院代表了书院的三个时期。三个牌坊成品字形,说明做人要有人品,为官要有官品。牌楼上的花纹非常精美,让人惊叹不已。   接下来是仰圣门,仰圣门是提醒人们必须服装整洁,心怀敬意才能入院的礼仪之门。   穿过仰圣门,来到明道堂,明道堂是用于藏书、祭祀的活动的,不仅如此,明道堂还是万松书院的讲堂。   最后,我们来到大成殿,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是赞扬孔子的学识和学术。孔子像旁还有孟子、曾子、颜子、子思四位配享,他们在不同的时代,发扬着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让人们知道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一圈看下来,让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改观,我太崇拜太敬佩他们了。   万松书院真清幽啊!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篇三:杭州万松书院导游词   各位游客:提起书院,人们都知道是古代的高等学府,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书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古人都喜欢在环境清幽、山色秀丽的地方建造书院,我们今天要去参观的万松书院,就是一处坐落在万松岭下,唐朝时候就被白居易赞誉为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的风光绝佳之处。下面请大家前去参观。   游客们:万松书院这么有名,当然离不开几大原因,一是书院历史的悠久;二是在此曾演绎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读的爱情故事;三是书院造就了许多颇具名望的俊杰英才,从而成为了杭州一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人文古迹。在参观过程中,我再给大家一一讲解。 关于万松书院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可追溯到唐代,当时它是座寺院,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5年),名叫报恩寺。寺内主要建筑有舞风轩、万菊轩、浣云池、铜井等。南宋时,寺院香火盛极一时。唐代的白居易和宋代的苏东坡在杭任地方官时,曾是这里的常客,他们在与寺僧谈禅说理之余都留下了墨宝,被后人传为佳话。   书院正式建立是在明代,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时任浙江右参政的周木,在原报恩寺的遗址上改建万松书院,供奉孔子圣像。到了清康熙十年节(1671年),浙江巡抚范承谟又对书院进行了重建,并改名太和书院。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清圣祖玄烨亲笔手书浙水敷文匾额,由浙江巡抚徐元梦从京城捧回杭州,并勒石立碑,建亭纪念,书院更名为敷文书院。   从万松书院到太和书院,又从太和书院到敷文书院,其间经历了四毁四建及十余次重大维修的历史变革,可算得上是多灾多难。然而书院鼎盛时期,确实曾以完备的常规章程、丰厚的典藏书籍,成为明清时期杭州城中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影响最广的文人汇集之地,与当时的崇文书院、紫阳书院、诂经精舍称为杭城四大书院,且位居其首。   [万松书院概况]   游客位,万松书院地处凤凰山北麓的万松岭上,这里曾是清代钱塘十八景之一的凤岭松涛所在地。沿着这条碎石山道向前,两旁绿树浓阴蔽日,周边的高大乔木分别是松树、银杏、沙朴、香樟、枫香等,给人一种万株松树青山上的意境。   小道尽头便是万松书院。复建后的万松书院景区,占地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于2001年9月兴建,历时一年竣工,以清乾隆南巡胜迹图中的敷文书院图为蓝本,按明代建筑风格样式修复,是西湖周围唯一的以书院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公园。主入口是一幅梁祝同窗共读的大型浮雕,接着是书院的主体建筑--三座石牌楼,随后仰圣门、明道堂、大万殿三进建筑依山而建,这些建筑都集中突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景区内秀

文档评论(0)

xieliandi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