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沂心集:重度書癡的黃金守則 文—張惠菁 (摘自網路與書第1期)
1.
千萬不要只讀新書
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裡,主角渡邊只讀去世二十年以上作者所寫的作品,他就是在讀茲傑羅的《大亨小傳》時,認識了和他有同樣讀書品味的朋友永澤。兩個性格迥異的年輕人,因為一位死了二十年的作者,而發展出一段友情。
哲學家叔本華說起當代人愛讀沒有價值的新書,火氣十足:「平凡的作者所寫的東西,像蒼蠅似的,每天產出來,一般人只因為它們是油墨未乾的新書而愛讀之,真是愚不可及的事情。這些東西,在數年之後,必被淘汰,實際在產生的當天就應當被遺棄的,只可作為後世的人談笑資料。」「這些書的讀者真是可憐極了。他們以為讀極平凡的人的最新著作是他們的義務,因此而不讀古今中外的希罕的傑作,只知其姓名而已!其中那些每日出版的通俗刊物尤為狡猾,能使人浪費寶貴的光陰,無暇讀真正有益於修養的作品。」
不過叔本華對於失去了生命力的古書也同樣不客氣:「如同地層依次保存著古代的生物一樣,圖書管理的木架上保存著歷代的各種古書。後者和前者一樣,在其當時,都是轟轟烈烈,大有作為的,而現在則已經成為化石,毫無生氣,只有考古學家還在玩賞罷了。」
2..新書是蒼蠅,古書是化石,難道叔本華想叫我們不用讀書?那倒也不是,只不過這位老先生品味挑剔,他認為無論什麼時代,都有兩種文藝,一種是不朽的,由「為科學或文學而生活的人」所創造,這種文藝的形成過程,嚴肅、安靜而緩慢,在歐洲一世紀中所產生的作品不過半打。另一種是「靠科學或文學而生活的人,」所寫的,「他們狂奔疾馳,受旁觀的歡呼鼓譟,每年送無數作品於市場上。但在數年之後,不免發生疑問:它們在哪裡呢?它們以前那喧赫的聲譽在哪裡呢?因此我們可稱後者為流動的文藝,前者維持久性的文藝。」換句話說,叔本華以為讀書應該讀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持久性的文藝書籍。
2..
向人借書是不道德的
3. 紐約時報書評人布洛雅(Anatole Broyard)大概是最小氣的書主人了,偏偏常有不識相的朋友來向他借書。布洛雅無奈地寫道:「他們一派天真,對我借出書本時的心情一無所知。他們不明白,我認為自己是在給他們愛、真理、美、智慧,和面對死的慰藉。他們更沒想到,我每借出一本書的感覺,就像是女兒跟男人同居時,當父親的心裡那種滋味。」像布洛雅這樣的愛書人,不免有些大小眼——不是用財富地位判斷人的那種大小眼,而是一種知性的勢利眼。如果來借書的人,在他眼中是無法讀懂那本書的,他會因為擔心糟蹋了書本,而千方百計地拒絕。然而,即使是布洛雅這樣嚴格的書主人,還是免不了有把書借出去的時候,那可是焦慮的開始了。詩人艾略特說,每一本新書都改變了前一本書,布洛雅的說法是:「每一本在我書架上缺席的書,都改變了剩下來的書。」書主人等待朋友還書的日子,就像是孩子去參加派對遲歸的夜晚,父母親在家緊張兮兮地等門。一位已故美國作家莫利(Christopher Morley
3.
偷書賊應該被詛咒
在巴塞隆納的聖派卓修院內,有這麼一段詛咒偷書賊的話:「對那些偷書,或是從書主人手中借走了書而不還的人,讓那書在他手中變成毒蛇,並且咬噬他吧!讓他癱瘓,四肢萎縮。讓他受痛苦折磨,哭喊求饒。除非他崩潰,痛苦不停。讓書蟲侵襲他的內臟……當他面臨最後審判時,讓地獄之火永遠地吞沒他。」
4.比起現代人在牆壁上寫「在此倒垃圾者全家死光光」,這些古代修士們可真是不遑多讓。
4.
5. 有書不一定要看完擁有很多書的人最怕被問到這樣的問題:「好多書啊!你都看完了嗎?」要是回答沒看完,恐怕問問題的人馬上就露出「哈哈,抓到你了吧」的表情,好像是你沒事故意弄很多書在家裡裝學問似的。回答看完了,又有幾分心虛,因為很多書確實只是翻翻,或只選自己感興趣的部分看,也有的根本就是工具書,需要的時候才拿出來查閱的,怎麼好意思大言不慚地說全看完了呢?艾柯(Umberto Eco)就認為,問這種問題的人完全搞錯了,書架可不是放書的儲藏架,而是實用的工具,以應學者不時之需。將近一百年前也有人持和他同樣的看法,美國牧師希金森(Thomas Wentworth Higginson
5.
隨處皆可讀書
一講到讀書,你是不是有以下種種藉口?「有人讀書必裝腔作勢,或嫌板凳太硬,或嫌光線太弱,這都是讀書未入門路,未覺興味所致。有人做不出文章,怪房間冷,恐蚊子多,怪稿紙發光,怪馬路上電車聲音太嘈雜,其實都是因為文思不來,寫一句,停一句。一人不好讀書,總有種種理由。『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來冬又至,不如等待到來年。」
6.
6.
注意你的書是不是夢幻逸品
小說家戴維斯(Robertson Davies)有一次在愛爾蘭一戶人家家中作客時,意外發現主人擁有豐富的祖傳藏書。其中許多書簡直是藏書家眼中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