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 第九章旅游诗词楹联鉴赏 [学习目标] 1、了解旅游诗词楹联的旅游价值。 2、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起源、演变、种类和区别;了解古代词的形式特点和词的发展演变;熟悉古体诗和近体诗的特点;熟悉词的鼎盛期的著名词人;掌握古代山水诗词名篇,熟悉名篇的作者情况。 3、了解楹联的起源、发展、种类和领词;熟悉楹联的特点与格式;掌握楹联断句的方法;掌握名胜古迹的著名楹联,熟悉著名楹联的作者情况。 第一节:风景名胜诗词鉴赏 一、古代诗歌的基础知识 二、古代词的基础知识 三、古代山水诗词选读 一、古代诗歌的基础知识 (一)古代诗歌的起源及演变 1、四言诗 四言诗是我国古代诗歌最早出现的形式之一。《诗经》中,虽杂有三、五、七、八、九言之句,而基本上是四言体,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2、五言诗 四言诗到了汉代,写的人越来越少,但四言诗并未绝迹,从汉魏六朝到唐宋,仍然有人写四言诗。代之而起的是五言诗。如《古诗十九首》。 3、七言诗 三国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完整成熟的七言诗,如“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但当时的诗人仍只注重写五言诗。 到南朝宋时,七言诗的写作才逐渐受到注意。鲍照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写七言诗的人,代表作《行路难》十八首中就有著名的纯七言诗。与鲍照同时的谢惠连和谢庄,也都写过一些七言诗。自此,七言诗这种形式就已奠定基础。 从梁代起,已开始出现七言近体诗的雏形,发展至唐代,终于正式形成了近体诗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直到后代,七言古诗和七言近体诗都是诗人使用的主要形式之一。? (二)古代诗歌的种类和区别 1、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指同近体诗相区别的不受格律限制的古代诗歌。古体诗一般是唐代近体诗产生之前的诗歌。 2、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近体诗在篇章、句式、字数、平仄、对仗、音律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二、古代词的基础知识 (一)词的形式特点 1、词的名称 词原本是音乐文学,是为配合乐曲而填写的歌词,故全称为曲子词,简称词。 2、词调 词除了句有长短外,还有一些体裁特点是有别于诗的。每首词都有词调。词调,也叫词牌,是词写作时所依据的曲调乐谱的名称。 3、词的分片 词的分片,也是与诗明显不同的地方。词除很少数小令是不分段的单片词(称单调)外,绝大多数都分为两段(称双调)。词的一段叫一“片”,片也就是“遍”,是音乐已奏了一遍的意思。乐曲的休止或终结叫“阕”,所以片又叫阕。 4、词的押韵 词的押韵与诗的情况也不一样。词的韵位,大都是其所合的音乐的停顿处。 (二)词的发展演变 1、词的萌芽与兴起—隋至中唐 2、词的发展期—晚唐、五代 3、词的鼎盛期—宋代 4、词的衰落—元代以后 三、古代山水诗词选读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南朝·齐)谢朓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桃花溪 (唐) 张旭 汉江临泛 (唐)王维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望 岳 (唐)杜甫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望洞庭 (唐)刘禹锡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黄鹤楼 (唐)崔颢 鲁山山行 (宋)梅尧臣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题西林壁 (宋)苏轼 十七日观潮 (宋)陈师道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游山西村 (宋)陆游 点苍山 (元)高昌雅 游岳麓寺 (明)李东阳 望海潮 (宋)柳永 念奴娇·过洞庭 (宋)张孝祥 卖花声·雨花台 (清)朱彝尊 第二节 风景名胜楹联鉴赏 一、楹联的基础知识 二、名胜古迹楹联选读 一、楹联的基础知识 (一)楹联的起源与发展 1、楹联的孕育时期——从先秦到唐代 2、楹联的出现时期——五代 3、楹联的发展时期——宋代、元代 4、楹联的鼎盛时期——明代、清代 (二)楹联的种类 1、春联(含节日联) 2、门联(含行业联) 3、喜联 4、寿联 5、挽联 6、交际联 7、堂联 8、名胜古迹联 9、文艺作品(含题画)联 10、杂类 (三)楹联的特点 1、上联与下联字数相等 2、上联与下联词性相同 3、上联与下联结构一致 4、上联与下联节奏相应 5、上联与下联平仄相谐 6、上联与下联内容相关 (四)楹联的格式 楹联的上联和下联的书写格式有竖写、横写2种。竖写用于张贴、悬挂,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不断句,也不用标点符号。横写主要用于现代图书、报刊等出版物,自左至右,上联与下联各占一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