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中国太空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pace International 国际太空·总第478期Space International 国际太空·总第478期 Development Course of Space Rendezvous and Docking 空间交会对接 的 发展历程 林来兴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1 引言 对接技术从出现到发展成熟,成为空间操作的重要手 空间交会对接产生和初期蓬勃发展,完全是美 段,回忆这 50 年来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发展和辉煌成 苏冷战时期两国开展空间竞赛的结果。后来由于空间 果分为过去和现在,前 30 年划为过去,后 20 年定为 技术本身发展和应用需求,使其连续不断进步,发展 现在(大约 2001—2020 年)。 出许多新的应用领域。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成功实 2 交会对接的过去 现交会对接近 500 次。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欧 洲航天局和日本独自掌握交会对接能力。现在人们开 试验研究阶段 始认识到,发展交会对接技术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1)双子座号飞船 应用这种手段的空间任务和工程项目具有深远的科学 美国为在空间竞赛中赶超苏联,决定实施“阿 意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社会与经济效益。空间交会 波罗”计划,为此产生交会对接概念和需要。美国为 39 39 Space International 国际太空 · 2018·10 ★载人航天 Human Spaceflight 实施“阿波罗”计划必须要先在近地轨道成功验证空 船作为目标器又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这次空间握 间交会对接技术,从而产生双子座号(Gemini)飞船。 手意义非常大,交会对接技术与操作实现了跨国兼容 1966 年 3 月 16 日,美国双子座- 8 飞船与阿金纳号 和国际化,特别是异体同构周边对接机构可以说是个 目标飞行器在航天员参与下实现了世界上首次交会对 创造性的进步,该机构至今还在使用。 接。对接机构很简单,由“锥”与“环”组成,前者 装在双子座号飞船的通道口上,后者装在阿金纳号飞 行器尾部。测量系统为交会雷达,另有光学瞄准镜, 用于近距离测量,提供航天员使用。双子座号飞船为 “阿波罗”计划的交会对接完成了技术准备。 (2)初期联盟号飞船 在美国之后,苏联于1967年10月30日用宇宙- 阿波罗号飞船与联盟号飞船交会对接 186 和宇宙- 188 不载人联盟号飞船完成了首次自动 (3)礼炮号空间站 交会对接。1969 年联盟- 4 和联盟- 5 飞船实现了 载人交会对接。对接机构为“杆 - 锥”式,对接机 苏联取消登月计划后,主要以空间站为需求牵 构当中没有通道,航天员必须从舱外进入另一艘飞 引发展交会对接技术,先后建立了礼炮号与和平号空 船。不久经过改进后,把“杆 - 锥”式对接机构转 间站。礼炮号交会对接测量系统采用“针”系统,对 动 90°,航天员可以从舱内通过。联盟号飞船一开 接机构全部采用“杆 - 锥”结构型式。在这段时间 始就以自动为主、手动为辅,由于系统复杂,技术难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