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内科学 全国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第七章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第十章 精神疾病 目录 主 编 刘柏炎 岳淑英副主编 蒲永莉 李庆兰 董新华 陈红莲编 者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雷(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包 宁(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刘柏炎(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杨传刚(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李庆兰(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张洁羽(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陈红莲(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岳淑英(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董新华(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蒲永莉(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綦 兵(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数字化教材编委会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 第三节 白细胞减少与粒细胞缺乏症 学习目标 1.掌握 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2.熟悉 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3.了解 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病机制。 4.学会 对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患者进行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 5.具有 对患者和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和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和随访的能力 白细胞减少(leukopenia)指外周血白细胞绝对计数持续低于3.5×109/L。 白细胞减少 粒细胞减少症 成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低于1.8×109/L时,称为粒细胞减少症(granulocytopenia)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骨髓 干细胞池(多能造血干细胞→粒系定向祖细胞) 分裂池(原始粒细胞→中幼粒细胞) 贮存池(晚幼粒细胞→成熟粒细胞) 外周血 边缘池(附于小血管壁) 循环池(在血液循环中) (一)中性粒细胞生成缺陷 1.生成减少 (1)细胞毒性药物、化学毒物、电离辐射 (2)影响造血干细胞的疾病 (3)免疫介导 (4)感染 2.成熟障碍 (二)破坏或消耗过多 1.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同种免疫性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 2.非免疫因素 病毒感染或败血症消耗增多、脾大导致脾功能亢进,滞留、破坏增多 (三)分布异常 1.假性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转移至边缘池导致循环池的粒细胞相对减少 2.粒细胞滞留循环池其他部位 如肺血管、脾脏 二、临床表现 一般不出现特殊症状,多表现为原发病症状 感染 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等 高热 黏膜坏死性溃疡 败血症 脓毒血症 感染性休克 三、辅助检查 1.血象 白细胞计数3.5×109/L 粒细胞1.8×109/L 粒细胞缺乏症时中性粒细胞0.5×109/L甚至缺如 2.骨髓象 因不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表现不同 3.其他 肾上腺素试验、特异性抗体测定 四、诊断 根据血常规检查的结果中白细胞计数与血涂片分类计数,即可作出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为排除检查方法上的误差,必要时要反复检查。另外要仔细鉴别白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因。 五、治疗 (一)病因治疗 (二)防治感染 不同程度采取不同措施,积极抗感染 (三)促进粒细胞生成 升白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 (四)免疫抑制剂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