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练习】《咬文嚼字》(语文人教版必修5).docVIP

【培优练习】《咬文嚼字》(语文人教版必修5).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咬文嚼字》培优练习 河北省曲周一中 谢建芳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如梦令·春景 (秦观①) 莺嘴啄花红溜②,燕尾点波绿皱③。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④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注】①秦观:字少游,北宋文学家、词人。此时词人因党祸被贬到杭州做官,继而又被削职,流落到湖南郴州,其间跟家人朋友聚少离多。②【红溜】形容红花无声地、迅速地飘落。③【绿皱】形容春水绿波。④【《小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南唐李璟《山花子》有“小楼吹彻玉笙寒”的句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 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二句描写春光。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的美好。 B.一个“溜”字,一个“皱”字,将宁静的春色搅动了,显得那样的轻柔,那样的令人伤感。 C.三、四句写天寒指冷,玉笙冰凉,一曲《小梅》呜咽回荡响彻天空,这使得诗歌境界一转。 D.“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为点睛之笔。诗人感叹春色渐老,更有那刻骨的相思深情。 E.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既有怀人心绪,也有相思之情。构思新颖,语言通俗,工丽含蓄。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泌① 天池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恨奋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②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望淮阴,兵冶处③,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④。三拊当时顽石⑤,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注】①程进(1164-1242),南宋词人,辛弃疾好友,先世居洺水,因自号洺水遗民。②多景楼所在的京口(今江苏镇江)附近有金、焦二山,南宋时二山屹立在长江之中。 ③《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此伐,渡江,“屯于淮阴,起冶铸兵器,得二千人而后进。”④士雅是祖逖的字,刘琨是祖逖的好友。④甘露寺内有一被称作“狠石〃的石头,形状如羊,相传诸葛亮曾坐其上,与孙权商议破曹大计。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词的开头两句,写天地本来没有边际,是谁将南北分开? 一个“本”字,传递出词人对人为边际的不满,“谁分”二字问得尖锐而强烈。 B.这首词一、二句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三、四句写出词人因南北分裂、中原沦丧而“恨”,明确地回答了 南北竟谁分”的问题。 C.上片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长江比作“水晶盆写出了长江被金、焦二山点破、不复完整的视觉感受。 D.下片写登楼而望.看到祖逖北伐时冶铸兵器的旧迹;入寺而游,拍打相传诸葛亮曾坐过的顽石,词人追拥历史,用典抒情。 E.词的下片结尾两句,描绘了孟夏时节的一场大雨,洗去了北方昏结的尘沙。既点明时令,又以景结裔,含蓄蕴籍。 观 书 于 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 B.颔联中,“眼前直下三千字”中的“三千字”并非确数,而是极言诗人在读书时贪多贪快,走马观花。 C.颈联下句用自然景象作比,说读书能不断增长新知,就像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 D.尾联运用反衬手法,以游手好闲的贵公子反衬读书人,突出读书人书房给人四季如春的精神愉悦。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5.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B E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这类题要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B项无伤感;E项不通俗,是典雅。故选BE。 2.B E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鉴赏能力。要注意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逐个排除选项,筛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本题中,综合分析各选项可知:B.“明确地回答了……问题”错误,三、四句并不是对一、二句问题的回答;E.“描绘了孟夏时节的一场大雨,洗去了北方昏暗的尘沙”错误,结尾两句是想象。故选BE。 3.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主旨及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诗歌,然后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了解诗歌的大致意思,然后根据各个选项具体内容进行判断,也可采用排除法。本题中B项,“贪多贪快,走马观花”错误,这里写的是读书之快,表现的是诗人读书时如饥似渴的情态。故选B。 4.“入”字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虾米追薯条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