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信令实现的RSVP协议,目前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主要是RSVP要求端到端所有设备支持这一协议,对于一个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要经过很多设备的IP包来讲,做到这点是相当困难的,因为IP网本质是一个没有信令无连接网络,所以RSVP经过了几年的实践并不能在网络上真正实现。采用RSVP协议的另外一个困难是很难对各种应用预留带宽。随着网络带宽快速增加和各种新应用的不断出现,DiffServ逐渐成为QoS关键所在。 区分式QoS模型中定义的行为有两大类(共5种行为) (1)TCB:traffic classification and conditioning,流量的区分和调节 具体包括:①classification分类 ②marking标记,标记优先级 ③policing监管 (2)PHB:per-hop behavior,逐跳行为 具体包括:④queuing排队,拥塞管理的方式,出口排队 ⑤dropping丢包,有选择的丢弃数据包 有必要提tcb吗 网络设备对转发报文进行QoS保障的处理,发生在报文从设备的一个接口进入,到从另一个接口出去的整个过程中。从技术上,这个过程按照处理顺序分为报文分类、拥塞管理、拥塞避免、流量监管与整形等部分。 IP QoS服务模型,也叫IP QoS服务等级,描述了一组端到端的QoS能力。 IP QoS服务模型,也叫IP QoS服务等级,描述了一组端到端的QoS能力。 IP QoS服务模型,也叫IP QoS服务等级,描述了一组端到端的QoS能力。 IP QoS服务模型,也叫IP QoS服务等级,描述了一组端到端的QoS能力。 此页标题禁止有多级标题,更不要出现所在章节的名称。 此页标题要简练,能直接表达出本页的内容。 内容页可以除标题外的任何版式,如图、表等。 该页在授课和胶片+注释中都要使用。 此页标题禁止有多级标题,更不要出现所在章节的名称。 此页标题要简练,能直接表达出本页的内容。 内容页可以除标题外的任何版式,如图、表等。 该页在授课和胶片+注释中都要使用。 此页标题禁止有多级标题,更不要出现所在章节的名称。 此页标题要简练,能直接表达出本页的内容。 内容页可以除标题外的任何版式,如图、表等。 该页在授课和胶片+注释中都要使用。 以太网中的QoS技术,在接入层,采用比较复杂的流分类技术,如基于端口,VLAN,MAC地址来分类,设置相应的802.1p进行转发,同时在发送给上一级设备时,如采用IP转发,可作8021.p VS IP优先级的映射。 MPLS工作过程: 1. LDP和传统路由协议(如OSPF、ISIS等)一起,在各个LSR中为有业务需求的FEC建立路由表和标签映射表 2. 入节点Ingress接收分组,完成第三层功能,判定分组所属的FEC(Forwarding Equivalence Class),并给分组加上标签,形成MPLS标签分组,转发到中间节点Transit 3. Transit根据分组上的标签以及标签转发表进行转发,不对标签分组进行任何第三层处理 4. 在出节点Egress去掉分组中的标签,继续进行后面的转发。 由此可以看出,MPLS并不是一种业务或者应用,它实际上是一种隧道技术,也是一种将标签交换转发和网络层路由技术集于一身的路由与交换技术平台。这个平台不仅支持多种高层协议与业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MPLS体系结构 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之间基于无连接服务,利用现有IP网络实现。 转发平面(Forwarding Plane)也称为数据平面(Data Plane),是面向连接的,可以使用ATM、帧中继等二层网络。 MPLS使用短而定长的标签(label)封装分组,在数据平面实现快速转发。 在控制平面,MPLS拥有IP网络强大灵活的路由功能,可以满足各种新应用对网络的要求。 对于核心LSR,在转发平面只需要进行标签分组的转发。 对于LER,在转发平面不仅需要进行标签分组的转发,也需要进行IP分组的转发,前者使用标签转发表LFIB,后者使用传统转发表FIB(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 IP路由与 MPLS的区别 多协议标签交换特点 从Cisco的Tag Switching、Ipsilon的IP Switch演变而来。 结合了三层路由的灵活性和二层交换的QoS保证及业务量管理能力。 MPLS支持QoS保证的转发,而且它和DiffServ结构不同的是允许网络内部用业务量工程选择非最短通道路由。 改进了IP路由机制的可扩展性 MPLS还有支持显式路由、支持组播等优点 RFC 2702,Drafts 一、网络中常见的问题 二、 QOS基本概念 三、集成服务与区分服务 四、分组调度算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