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内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概述、西乐东传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近代西洋音乐传入我国的基本途径,理解西乐东传对新音乐的产生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重点:西洋音乐传入中国的渠道 教学难点:近代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洋音乐的交织发展 第一节 近代中国音乐发展概述 一、近代中国政治对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西方科技 西方文化 音乐文化 二、新型音乐家、新音乐、新文化 西洋专业音乐的历史沿革 基本理论 作曲技术 音乐教育体制 20世纪初,提出“效法西乐、改良旧乐、创造新乐”的口号。 第二节 西洋音乐的传入 西洋音乐传入中国虽可以上溯到元、明时期,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影响于中国应当是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运动。当时一些要求效法欧美,富国强兵的维新派知识分子倡导了这一运动,如梁启超、沈心工、李叔同等。 基督教会:宗教圣咏 西式新军:军乐队、新式军歌 新制学堂:学堂乐歌的开设和发展。 这三者接触面大,影响力深, 终于形成了中国近代音乐的一股新潮流,以学堂乐歌的影响最大。 1、宗教传播中,西乐东传的内容 教会赞美诗、音乐小品、初级钢琴作品。 乐谱:传教士编印出版的圣诗谱。 欧洲乐器、器乐作品。 2、基督教会对中国近代音乐的影响 传教士对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和中国现代音乐学研究人才(杨荫浏)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 教会学校传授西洋音乐课程,造就了一些掌握西洋音乐知识和演奏技能的人才。 传教士在鼓浪屿建学校对中国现代教育有重大影响,如1898年英国牧师韦玉振与夫人韦爱莉在鼓浪屿鼓新路35号牧师楼创办怀德幼稚园,这是中国第一所幼儿园,被称为“中华第一园”,现更名为日光幼儿园。 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教会学堂是“学堂乐歌”的发源地。 从鸦片战争具有西方近代教育性质的教会学校的肇始,到沈心工1903年在南洋公学首开乐歌课,在半个多世纪间,无论是作为中国音乐教育的鼓动者、实施者或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科书的编纂者,传教士都起到了先驱的作用。 封闭的大环境、开放的小环境; 教会学校是基督教文化与近代西方文明的载体,又是观察、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的窗口。 (二)西式新军、军乐队 中国古代军乐队是鼓吹乐队,汉代有横吹、鼓吹、黄门鼓吹、短箫铙歌等。 军乐队在欧美各国不仅广泛应用于军队当中,还在一些官场礼仪场合及大中学生的文娱生活中使用。 在中国成立新式军乐队之前,中国已有过西方管乐队的存在。 1895年年底,袁世凯在天津小站建立新军不久之后所组成的军乐队是中国第一支西式军乐队,由德国人高士达担任教练。 1896年,张之洞在上海组成一支15人的西式军乐队,也是由德国人担任教练。 纯以中国人组成的西式军乐队是时任清廷海关总务司的爱尔兰人罗伯特·赫德在海关总务署名下创办的管乐队——赫德乐队。1908年赫德告老还乡,赫德乐队解散。 西洋音乐更大程度上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在中国产生深刻的影响,主要在于新式学堂的纷纷建立以及学堂乐歌的普及,西洋音乐在中国的真正启蒙应从这时算起。 近代西乐传入对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意义 1、向我国介绍了西洋音乐的理论、体裁,扩大了中国人民的音乐视野; 2、音乐家学习、运用西洋音乐理论和技术,在发掘整理民间音乐等方面作出许多有益工作,许多反帝、反封建的优秀作品从客观上为新民主主义音乐文化的创造和发展准备了条件。 一、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 现有资料显示:我国最早开设音乐课的是外国传教士所办的教会学校。如1842年11月1日由澳门迁往香港的马礼逊(英传教士)学堂。但学校音乐教育的兴起,始于清末维新派知识分子的改良主张。最早主张在学校设唱歌课的是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康有为。 1839年,由英国人温施娣和美国传教士布朗在澳门开办,布朗亲任校长。同年11月4日正式开学。西学课程全部采用英文课本,用英语教学。首批学生为6名中国儿童,住校,免一切费用。 1842年,香港割让给英国,该校于11月1日迁往香港,成为中小学性质的学校,开音乐课,1849年停办。它是目前所知中国人最早在新式学校中接受学校音乐教育的学堂。 1898年5月,康有为在上书光绪帝《请开学校折》中提出:“令乡皆立小学,限举国之民,七岁以上必入之。教以文史、算术、舆地、物理、歌乐,八年而卒业。其不入学者,罚其父母。”并要求政府“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 此后,维新派及新学知识分子梁启超等纷纷著文呼吁,鼓吹学堂音乐教育。 戊戍政变后,许多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知识分子纷纷留学日本,鉴于日本学校中唱歌活动普遍开展,并在学校教育、政治宣传和人民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使用,他们认识到:“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 “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四单元我们的生活空间 单元教学课件 2025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 NB_T 20006.5-2021 压水堆核电厂用合金钢 第5部分:反应堆压力容器封头用锰-镍-钼钢锻件.docx VIP
- 肾衰竭并发症(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处理与护理.pptx VIP
- 双诺希胶囊2定稿).ppt VIP
- 【低空经济】无人机防反制系统设计方案.pdf
- 2025年甾体激素原料药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中医经络面部美容》课件.ppt VIP
- 2025智算中心行业研究报告.pdf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PPT课件.pptx VIP
- 油料配送操作规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