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和改良.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山区的土壤随着 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呈现有规律的更替。 一是海拔100米/0.6℃ 二是植被分布随之变化 土壤是成土因素作用的产物。 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基 带 基带 正向垂直 负向垂直 土壤正、负向垂直地带性 ★土壤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的关系(如下图): (二)??隐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 在相同的土壤带内(生物气候带内),由于母质、地形、水文等因子变化所发育的土壤。例如紫色土、潜育土,白浆土等。 由于受局部地区自然、人为等因素影响形成的 土壤称为非地带性土壤或隐域土。 1. 试述土壤形成中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2. 简述土壤主要的成土过程。 3. 简述土壤分类的方法与原则。 思考题 * 土壤剖面水分作用机理[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 由于化合物变化引起物质形态、性质变化。 (1)潜育化 静水浸泡 强还原 Fe+3 (红、棕色) Fe+2(兰灰色)? (2)潴育化 水位上升:还原水位,下降:氧化 Fe+3、Mn+4 Fe+2、Mn+2? 水位下降后出现 “红棕色锈层” 水位上升后形成“兰灰色层” (3)白浆化 滞水还原 Fe+3、Mn+ 4 ? Fe+2、Mn+2(淋失) ? 白色脱Fe、Mn层 (高价不溶) (低价可溶)? 灰化过程 (五)以淋溶为主的成土过程 灰化过程 土体亚表层二氧化硅残留, 铁铝与腐殖质形成络合物 的淋溶和淀积过程。 在寒温带针叶林地区。 灰化及漂灰化机理: 有机酸、酚等 苔藓吸水饱和 还原 Fe+3、Mn+4 ? Fe+2、Mn+2 (高价不溶) (低价可溶) ? Fe+3、Mn+4 ? Fe+2、Mn+2 (氧化物,不溶) (络、螯化合物,可溶) ? ? 灰白色脱FeMn层 灰化层 Fe、Mn有机络合、螯合物形成,导致Fe、Mn淋溶,伴有原生、次生矿物的分解、合成? 灰白色层 (六)以人为因素为主的成土过程 熟化过程 在人为合理耕作、利用改良 及定向培育下,使土壤向着 肥力提高的方向发展。 土壤旱耕熟化过程 一、土壤的分类 (一)前苏联的发生学分类(定性) 进行土壤分类的着眼点是气候和植被 (二)美国的系统分类(定量) 以诊断层作为分类的依据,各级分类的基础是野外可以定量和查核的土壤性状 (三)中国现行的土壤分类制 20世纪30年代至解放初期,受美国土壤 分类的影响 解放后至20世纪80年代,全面学习苏联的土壤分类 1992年,确立 《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第二次土壤普查) 1995年,借鉴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经验,拟定了 《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在发生学原理指导下,以土壤属性(比较稳定的土壤剖面形态和理化性质)作为土壤分类的依据。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1992年确立了12个土纲、29个亚纲、61个土类和231个亚类。 七级分类制: 土纲—亚纲 —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变种 ★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 依据 : 以诊断层、诊断特性和诊断现象作为划分土壤类别的依据。共分出33个诊断层和25个诊断特性。 土壤诊断层和诊断指标 红壤剖面 诊断层: 用于鉴别土壤类别, 在性质上有一系列 定量说明的土层。 诊断特性: 用于鉴别土壤类别, 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 有机土 Histosols 人为土 Anthrosols 灰土 Spodosols 火山灰土 Andisols 铁铝土 Ferralisols 变性土 Vertisols 干旱土 Aridisols 盐成土 Halosols 潜育土 Gleysols 均腐土 Isohumisols 富铁土 Ferrisols 淋溶土 Luvisols 雏形土 Cambisols 新成土 Entisols 砖红壤剖面 土纲 土类 亚类 铁铝土 (脱硅富铝化作用,生物富积作用) 砖红壤 赤红壤 红 壤 黄 壤 砖红壤、黄色砖红壤、褐色砖红壤 赤红壤、黄色赤红壤、赤红壤性土 红壤、黄红壤、棕红壤、山原红壤、红壤性土 黄壤、漂洗黄壤、表潜黄壤、黄壤性土 土纲 土类 淋溶土 (强烈的淋溶作用,淀积粘化过程,生物累积过程) 黄棕壤、棕壤 暗棕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