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怎样将文章写得新颖、深刻——从初中课文中学写作_写作技巧_范文先生网
怎样将文章写得新颖、深刻——从初中课文中学写作
作者/邱昌勇
我这里说的“新颖、深刻”,是就文章立意而言。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主题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清思想家王夫之说: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没有主题的文章自然也没有其存在的价值。可见文章“意”之重要。清画家王原祁说: “如命意不高,眼光不到,虽渲染周致,终属隔膜。”作文亦如此。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深刻则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因素。那么,什么是“新颖” “深刻”呢?笔者认为:深刻,是指所确立的主题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及内部规律,能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义;新颖,是指所确立的主题是作者的新认识、新感受,能给人以新的启示。怎样将文章写得新颖、深刻呢7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多年,一直认为教材即很好的作文范例,下面是笔者结合初中课文谈的几点让文章新颖、深刻的方法,希望初中生们能从中有所收获。
一、聚焦时代法
什么是新?当前时代最新!作者能抓住不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思想、新经验,站在新的高度,及时提炼新的主题,准确地回答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把人们的思想境界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样的文章,才会闪耀着时代的夺目色彩,才能引起读者的思想共鸣。这就是聚焦时代法。高尔基的《海燕》最初发表在《生活》杂志1901年4月号上,文章热情地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了沙皇反动政府,抨击了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因此不久后,《生活》杂志被审查当局查封。即使如此,《海燕》仍迅速在俄国大地上产生巨大反响,它被革命者用胶印和手抄等方式广为传播,一时间成为最受欢迎、最富有宣传性和号召力的诗传单。《海燕》为什么如此受人喜爱?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之时,高尔基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用《海燕》在向人民宣告、召唤革命暴风雨的来临,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信心和力量。历史在变迁,时代在发展,作为中学生,不仅要用功读书,还要关注国家、社会。写作时,要能抓住热点话题,与时俱进,并融入自己独特的体验、观点和评价,文章主题才有价值,才有新意。
二、小中见大法
小处落笔,大处着眼,平凡处落笔,非凡处着眼,记叙的是小事、平常事,描写的是细节、细微处,但是表现的是大主题,阐发的是非一般的认识,这种方法叫小中见大法。莫怀戚的《散步》一文写的是家庭生活中的小事——一家四口在田野上散步。全文以散步的过程为线,在散步的过程中,儿子考虑到母亲年迈,走大路平顺;而老人想到的是满足小孙子走小路的愿望,这种孝子之心、舐犊之情着实感人。文章正是通过这一家祖孙三代互敬互爱的感人情景,折射出我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文中只是写了几个细节,没有铺开来写,但颂扬的是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同时还表达了中年人肩负起承前启后的使命感,强调了一种理解和体谅精神。这种写法确有“四两拨千斤”之效。而且,题材之小与主题之大,形成强烈反差,从而产生了动人心魄的力量。能用此法,关键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细微之处, “用自己的眼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罗丹《艺术论》)
三、反弹琵琶法
人云亦云,早已不能引人注意,运用逆向思维,从反面提出自己的与常人眼光相悖的看法,以全新的观念来描写事物、分析事物、评价事物,这就是反弹琵琶法。比如写秋天,古人多以悲秋为题材,而刘禹锡偏偏要写出秋天的豪迈乐观,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可谓独辟蹊径。对于李杜的诗歌成就,世人尽知,韩愈曾这样评价: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然而,赵翼《论诗》的开篇却说: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这真是石破天惊之论。在读了后两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之后,我们才明白,诗人并非在贬损李杜,而是要告诉我们,李杜的诗篇固然是经典,但人们仍然需要欣赏新的作品,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古人。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赵翼的《论诗》,因观点新颖,而广为流传,并经常被人引用。当然, “反弹琵琶”不具有普遍性,所以反弹琵琶要有个度,不是任何事物或观点都能逆向求异,例如尊老爱幼、雷锋精神,这些人们已达成共识,你若否定,自然难以令人接受,反倒成了“乱弹琵琶”。
四、寓托寄意法
即借景抒怀、托物言志、喻物寄情的方法。作者将一腔情思或文章的主题寄托在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中,言在此而意在彼,这就构成了寓托寄意法。让我们再来读读茅盾的《白杨礼赞》。题为《白杨礼赞》,作者开篇点题,直抒胸臆: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