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诗歌分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多情自古伤离别一、送别诗常见特征 地点景物送别 路口、长亭 渡口杨柳、酒、马、舟等题目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常见情感:1、依依惜别的不舍和伤感(对前途的担忧);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2、想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3、对友人劝勉宽慰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4、表明心志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常用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2、以乐景衬哀情(反衬)3、烘托4、虚实结合(想象)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何人不起故园情二、羁旅诗 羁旅缘由: 漂泊在外; 贬官异地。抒情角度: 从己入笔、从对方入笔。常见特征 1、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 如“孤” “空”“独” “故园”“乡”“驿站”“思” “梦” “客” “旅” “次”“归” 这是鉴赏的切入点。 2、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清明节、中秋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3、留心景物意象 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 ①月——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②鸿雁——鸿雁传书,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③蟋蟀(促织)——夜出活动,愁的象征。 ④杜鹃——杜鹃啼血,凄凉哀伤的象征。 ⑤鹧鸪——叫声特殊,像说“行不得也哥哥”,充满羁旅乡愁。 ⑥猿啼——叫声凄厉,引人愁思。 ⑦高楼(危楼)——登高望远,不见故乡。常见思想情感: 1、羁旅愁思(行役的艰难,漂泊的辛苦,被贬的愤懑,前途的渺茫,抒发郁郁不得志之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思念亲友(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故国(京城)、君主的思念):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常用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2、以乐景衬哀情(反衬)3、侧面落笔(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4、虚实结合(想象),因梦寄情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古来征战几人回三、边塞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入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雄壮、慷慨悲壮 。如“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苍凉萧瑟的成分多了起来。如“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充满悲愤惆怅之意,如辛弃疾的“可怜白发生”(《破阵子》)题目标志: 题目中出现“塞”、“征”、“军”、“行”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从军行》等;意象瑰丽①地名: 塞外、夜郎、楼兰、阴山、凉州、长城、…… ②景物: 黄沙、烽火、雪山、孤城、雁、鹰等③乐器: 羌笛、琵琶、号角、鼙鼓、胡笳(琴)④曲子: 《关山月》、《梅花落》、《折柳曲》、《怨杨柳》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⑤战具: 盔甲、旌旗、战马、戈矛等⑥人物: 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常见情感:1、表达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豪情“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2、表达山河沦丧的痛苦,报国无门的怨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3、表达久居边关的乡愁和归家无望的哀痛(环境恶劣、塞外生活艰辛和战争惨烈触发的乡情、征人思乡和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4、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