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胎垫带等的设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半成品垫带施工设计 根据成品与半成品垫带体积相等的原则,求出垫带总体积后,即可可算出半成品长度、截面积和重量。 (1)半成品垫带长度的计算  式中 —半成品垫带长度,mm; —成品垫带着合直径,mm; 1.03~1.06为长度伸张值。 (2)半成品垫带宽度 垫带用硫化机硫化,半成品垫带截面积为长方形的胶条,其截断面宽度为成品垫带着合宽度的一半。 (3)半成品垫带厚度 半成品垫带截断面厚度即为半成品垫带厚度,计算公式为: (4)半成品垫带重量 计算公式为: 半成品垫带重量=成品垫带体积×胶料密度×l.0l~1.02 内胎、垫带等的设计 内胎、垫带的设计 一 、内胎设计 内胎断面轮廓设计以成品外胎断面内轮廓为设计依据,要求内胎在使用过程中,断面各部位得以充分舒展伸张,保证内胎的使用寿命。 内胎充气时,外直径及断面均处于伸张状态,内直径部位受压缩而变形,装配在外胎上使用时,若伸张变形过大,会因胎壁过薄而降低内胎的使用寿命;若伸张变形过小,胎壁得不到充分伸张,会出现局部打折现象。因此,内胎的外直径、断面直径和内直径等主要设计参数,应在各部位对胎里相应部位的最佳伸张或压缩范围内选值。图2-35为内胎设计断面示意图。 1.内胎外径的确定 内胎外直径可通过外胎胎里直径和内胎外直径的比值即伸张值求取,=l.02~1.05。计算公式为: 2. 内胎内直径的确定 断面形状呈圆形的内胎居于外胎断面内腔中,内胎内直径大于胎趾直径至少2mm,以免装配内胎时,被轮辋与胎圈接合处夹住。 内胎内直径可通过外胎着合直径和内胎内径收缩值求取,装配在平底式轮辋的=l.02~1.05,平底式轮辋的应为外贴着合直径d加上两倍的垫带厚度;装配在深槽式轮辋的=l.06~1.20,深槽式轮辋不必使用垫带,应为轮辋底槽直径。应用公式为: 3.内胎断面直径的确定 内胎断面直径用内胎外直径减去内胎内直径,再除以2求得。计算公式为: 内胎断面直径应通过内胎充气后断面周长伸张值 验证, =1.10~1.20 式中 —外胎断面内轮廓周长,mm; —内胎断面外轮廓周长,mm。 此值不宜超过1.25,可根据内胎断面周长伸张范围调整内胎断面直径。 内胎断面轮廓尺寸举例 轮胎规格 外直径 mm 内直径 mm 断面直径 mm 外直径 伸张值 内直径 伸张值 断面周长 伸张值 6.50-16 7.50-20 8.25-20 9.00-20 10.00-20 11.00-20 11.00-18 12.00-20 12.00-22 12.00-24 684 848 868 920 818 965 906 1009 1065 1085 404 537 540 544 408 549 486 551 605 650 146 155.6 164 188 205 209 210 229 231 215 1.031 1.037 1.049 1.047 1.050 1.050 1.050 1.050 1.050 1.050 1.040 1.029 1.027 1.034 1.023 1.040 1.040 1.044 1.045 1.032 1.206 1.149 1.131 1.157 1.123 1.118 1.118 1.113 1.125 1.183 4. 内胎胎壁厚度的确定 内胎壁厚度应根据轮胎规格大小和用途而选定,胎壁厚度增大虽然有利于胎体强度和气密性,但耗胶量增加而且生热量随之升高,影响内胎的使用寿命,一般控制内胎双层胎壁厚度的取值范围为:摩托车轮胎3.0~5.0mm;轿车轮胎3.0~5.0mm;中型载重轮胎4.0~6.0mm;重型载重轮胎6.0~8.Omm。 5.气门嘴贴合位置 内胎所用气门嘴型号主要有TZ1型和TZ2型两种,见图2-36所示.根据轮胎规格和轮辋的结构不同选用。TZ1型气门嘴用于平底式轮辋载重轮胎和工程轮胎的内胎上;TZ2型气门嘴用于深槽式轿车轮胎、机动三轮车胎和拖拉机轮胎的内胎上。 平底式轮辋气门嘴孔位设于轮辋中心,因此内胎气门嘴贴合位置应位于内胎断面纵轴上。深槽式轮辋气门嘴孔位一般设在轮辋胎圈座拐弯处,气门嘴也应位于内胎的相应位置上。 6.内胎排气线设计 因内胎为薄壁制品,只能采用排气线分布的设计方法,而不宜选用排气孔设计。排气线通常分布在内胎表面冠部圆周、着合面及断面方向上。不应设计过多、过密的排气线,以免使该处的内胎壁变薄,降低使用寿命,同时也给模型加工和清洁带来不便。排气线为宽1~3mm,深0.2~0.5mm的沟纹,佣以排除模型与内胎间残余的空气,防止内胎表面缺胶或疤痕

文档评论(0)

yuguanyin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