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B××/T ××××—××××
PAGE
PAGE 1
红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2009-01-30实施2009-01-08发布红安苕种植技术规范DB421122/T 08—
红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2009-01-30实施
2009-01-08发布
红安苕种植技术规范
DB421122/T 08—2009
DB421122
红安县地方标准
ICS
备案号:
DB421122/T 08—2009
PAGE 1
红安苕种植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安苕种植操作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红安境内红安苕生产区域,其它区域可参考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准则
GB/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GB/T18407.2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SL395-2007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种植技术
品种
选用红安县长期栽培的传统优良品种和改良新品种:红皮苕、黄皮苕、白皮苕。
芽苗质量
按《红安苕育苗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土壤管理
苕采用窄垄单排,由于土体呈微酸性或中性反应,土壤质地轻,含沙量大,通气强。土层厚度不等,一般养分含量不高,特别是有机质含量低。旱地要加强水土保持,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营养。
施肥
饼肥、农家肥占总施肥量的70%-73%。基追肥比例1︰(0.35~0.4),追肥中催苗肥、夹边肥、裂缝肥分别占追肥量的20%、55%、25%。
病虫害防治
农药使用原则:不能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任何农药。
黑斑病
选用无病且具有该品种特征的苕做种,剔除有冻害、湿害、病害和破伤的种苕;二是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浸种5min,或排种后再用50%多菌灵800倍液均匀喷洒苗床防治;三是用51℃~54℃的温水浸种10~15min,可杀死种苕表面附着的病菌;四是将剪下的秧苗捆好,放入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中浸5min,浸苗以浸泡苕苗下部6~7cm为宜;五是与水稻、玉米、小麦、豆类等农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
茎线虫病
用40%甲基异柳磷乳剂1000倍液浸种或喷洒种苕防治,以培育无病壮秧。起苗移栽时,于苗床地面3~5cm高处剪苗,并用40%甲基异柳磷乳剂1000倍液浸苗,降低苕苗带病率,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软腐病
种苕上炕时应严格挑选,从不受冷害的苕堆上选种。出苗前床温不宜过高,应保持在28℃左右,以促使种苕恢复活力,控制病菌繁殖。如果遇到发病,要及时铲除病苕和病土,同时再排上无病的苕种,并换上净土,以减少病害的蔓延。
收获与储藏
收获适期 在气温16℃~18℃时开始收获,气温10℃以上收完最佳。
收获时应注意事项
不能在雨天收获;收获时要轻挖、轻装、轻运、轻卸,防止苕皮和苕块碰伤;收获时剔除带病的、虫咬的、破损的和水淹的苕块,在红心苕储藏地晾晒3~4d后入窖。
储藏方法
储藏方法 通常采用窖储方法。建窖应选向阳背风、干燥通风、地下水位高的高地或坡地。旧土窖须将窖墙旧土刮去一层,然后用硫磺或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将收获的红心苕,选无病伤的苕块装筐(箱),在窖内堆码或堆垛藏。为防止染病,可用1%的70%甲基托布津溶液或新科原液体保鲜剂二号浸泡苕块3分钟,捞出晾干后储藏,红心苕入窖容量不可超过2/3,留出空间,以利通风排湿,防止“闷窖”,窖内温度调控在10℃~14℃,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防冻、防闷和防烂,还要防止鼠害。
注意事项
储藏前要用硫磺、福尔马林或多菌灵对储藏空间的四周和地面消毒灭菌;二是苕块的体积不要超过储藏空间的2/3;三是控制好储藏间的温度、湿度和通风透气等环境因素,必须在储藏间的不同部位分别放置温度、湿度表,并定期观察,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管理措施,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