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作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课题计划(2017年秋)
一、指导思想
1、落实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现语文教学的观念、内容、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思维能力,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等提供引导。
2、在教会学生认识和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同时,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读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经典名篇的积累和文化底蕴。
3、以“语文教学跟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为指导思想,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新课程教学策略及以“对话-探索”为总纲的语文文化课堂教学模式。
4、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使广大语文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主要内容方法
(一)实施原则
1、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
2、创新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3、社会化与生活化相结合的原则;
4、知识性、趣味性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5、课内外结合的原则;
6、师导性和生本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亲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核心。实施“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吸收经典营养为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开展“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具体可作以下尝试:
1、诵读积累 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用诵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但要做好它却需要广大语文教师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传统经典可积累的内容很多,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每一年段的诵读内容。具体时间安排可以每学期一周,每单元一两节课,也可利用晨读等。对所选内容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这个诵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
2、情境解读 时代的变迁要求教师在对诵读内容稍稍讲解、粗粗梳理的基础上,可选择部分内容进行一些趣味解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故事的形式学习古诗词,这种解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效果。具体做法每节课安排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学习,然后每周课外再组织一次,每次安排学生事先准备,然后在组织时间内学生自主趣味解读。
3、趣味训练 训练是语言学习的手段,也是文化传承的手段,尤其是那些富有情趣的训练内容,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美妙。本地学生的具体情况为:表达能力比较差,地方口音比较浓,导致学生在公共场合等地方不敢开口讲话,或者讲不好话,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我们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每一节课安排适量的时间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多运用一些有趣味的训练内容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这项训练使学生了解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语言训练的趣味性以及诗与词之间的区别。
4、节日熏陶 教师可以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实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撰写报告,以网页、演示文稿等形式进行交流。还可以看《屈原》、唱《橘颂》、吟诗词、赛龙舟、选艾叶、佩香囊、吃粽子……在本地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习俗,如“公期”。
5、开展“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要求学生每天背诵一首古典诗文,每天交流一句自己喜欢的座右铭,这项工程旨在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6、每周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这项活动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能更好地运用祖国的语言。
(二)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它本来就该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
(1)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
①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②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③音乐情景: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或激昂慷慨或沉缓婉转的音乐语言有利于把汉语言文字之美烘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三模物理-试卷包含答案.doc
- 2010届英语高考备考知识.doc
- 福建省莆田市擢英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卷(无答案).docx
- 2018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题目(word版).doc
- 前十字韧带损伤与康复.ppt
- 安全生产管理课程(2)-仓库区域安全规范-Safety-Production-Management-Course-(2)---Warehouse-Regional.docx
- 苏教译林7年级上册-单词.docx
- 初升高物理1.4初升高第三节加速度.ppt
- 办公室固定资产管理制度.doc
-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作复习总结报告(终验).doc
- 渤海汽车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pdf
- 【生物】湖南省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学生版).pdf
-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解读课件)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pdf
- 【生物】湖南省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解析版).pdf
- 【生物】湖北省部分高中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学生版) .pdf
- 华斯股份:2025年三季度报告.pdf
- 安徽省蚌埠市蚌埠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开学检测物理试卷.pdf
-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解析版).pdf
-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2025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pdf
-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件)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