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一)太阳直接辐射强度(S′): 以平行光线的形式通过大气直接到达地面的辐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 单位时间单位水平面积上的太阳直接辐射能称为太阳直接辐射强度。 S′ =S′m=Smsinh=S0Pmsinh (3-19) 由上式知,S′决定于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系数和大气量。此外,它还受云量、海拔、纬度及坡向坡度等因素的影响。 S′ =S′m=Smsinh =S0Pmsinh (二)天空散射辐射强度(D) 散射辐射的强弱,通常以到达水平面上的散射辐照度D来表示。 太阳辐射在通过大气层时,其中有一部分被空气近质点向四面八方弥散,它们有一部分向宇宙空间散失了,有一部分就散射在地面,这一部分就称为散射辐射。 假设散射辐射的一半返回宇宙空间,另一半在不考虑大气吸收作用下到达地面,则D可表示为: D= (S0-S0 Pm) sinh= (1-Pm)sinh (三)太阳总辐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到达地平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强度与散射辐射强度之和,称为太阳总辐射强度。 Q= S′+D 影响总辐射的因素: 1、太阳高度角 2、大气透明度 3、云 当天空有云,但云量少而且比较薄,太阳未被云所遮蔽时,总辐射强度比碧空时(太阳高度角相同)大。 4、海拔高度 海拔愈高,大气柱愈短,则大气中水汽、微尘、杂质等的含量少,太阳直接辐射强,散射辐射弱,总辐射强。 5、纬度 ;6、大气量;7、坡度坡向 (四)太阳辐射总量 1、太阳辐射的日总量: 一日中,到达地面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的累积值,称为太阳辐射的日总量。 2、太阳辐射年总量:一年中,到达地面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累积值,称为太阳辐射年总量。 因赤道附近云雨多,太阳辐射年总量高值区不是出现在赤道,而出现在纬度20o附近。全球最大值出现在埃及南部,约9200MJ/(m2.a)。 中国为3768--8374 MJ/(m2.a) ,最高中心在雅鲁藏布江上中游,超过8000 MJ/(m2.a) 。川黔地区不足3349 MJ/(m2.a),为全国最低区。 第三节 地面辐射差额 一、地面辐射 地面直接放射的长波辐射,称为地面辐射( Ee )。 地面的平均温度约为300K,地面辐射波长在3~80μm之间,最大放射能力的波长约为10μm。 地面辐射通过大气时,绝大部分能量被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水滴及尘埃等吸收,而其中以水汽吸收的量为最大。因水汽主要集中在大气的低层,且由下向上逐渐减少,故地面长波辐射能量绝大部分为低层大气所吸收。这说明,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能量的主要来源。 二、大气辐射 大气向外的辐射称为大气辐射。 大气的平均温度约为250K, 其辐射的波长介于7-120μm之间,最大放射能量的波长为15μm,也属于红外长波辐射。 大气辐射中,投向地面的那一部分大气辐射,叫做大气逆辐射(Eа) 。 三、地面有效辐射(净红外辐射) 地面有效辐射是地面放射的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其表达式为: e E = E0 E — δ а 一般情况下,地面温度高于大气温度,即E0 0 其中, E0为地面有效辐射;Ee为地面辐射;δ为地面对大气逆辐射的吸收系数, Ea为大气逆辐射。 影响地面有效辐射的因素: 1、地面温度 地面温度高时, Ee增强, E0增大 2、大气温度 大气温度升高, Ea增强, E0减小。 3、空气湿度 湿度大,则Ea增强, E0减小。 4、 云 云量多且云层厚时, Ea增强, E0减小。 5、海拔高度 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水汽含量减少, E0增大。 6、雾 雾使E0减小。 此外,晴朗无风的夜晚,空气的流动混合作用差,从而使E0增大;粗糙土壤表面的辐射比平滑土壤表面大,所以粗糙土壤表面的E0大于平滑土壤表面;植被覆盖下比裸地E0小,降温慢。 大气中各种微尘和CO2成分的存在,犹如温室覆盖的玻璃一样,阻挡了地面向外的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增温和保温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 大气逆辐射愈强,大气的温室效应愈显著,地面温度愈不易降低。 据估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