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吉峰国小.doc

如何培养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吉峰国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十四年四月 創刊號 發行人:張永志 策 劃:輔導處 編 輯:林雅苓、余貞妹 莊信賢 賀 「吉峰心視界」創刊 校長 張永志 「吉峰心視界」的創刊,乃是為了讓家長能夠在輔導孩子的知能上有所提昇,也藉機會改變您我的「視」界,為孩子開創美麗「心」世界。 親師一家親,溝通無障礙。二點之間直線最近,直線是教育合夥最短的距離;搭起親師溝通的橋樑,不管是書面資料、聯絡簿、對話、家訪、親職教育…..等,都是二點間的直線;惟有距離愈近,才能看得愈清楚,焦點也不致於模糊。我們積極建立「教育孩子親師一起來」的觀念,教育不只是學校單方面的責任,望子成「才」的家長絕無法置身事外。 有些人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但本校的夥伴們卻總是懷抱「多做一事,獲得一智」的理念。「吉峰心視界」的誕生,使得多位本校默默耕耘的夥伴們又得費心傷神了。「用心」恰如心靈的按摩椅,當您「用心」看完這份刊物,不致於輕易讓我們的「心血」隨風而逝,那麼「辛苦」早已拋在九霄雲外了。 走過!留下印痕;看過!當然會在您的腦海裡有所起伏。不敢奢求刊物能夠打動您心弦;但是若能激起些許您教育孩子的迴響或是泛起漣漪,那麼我們當然就會樂「此」不疲了。 如何培養會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游乾桂 培養孩子成為具有智慧(思考、想像、創造力)的人 會讀書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做出對的答案(擁有的是記憶力);有智慧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找出錯的地方,或是從錯的答案裡找出對的地方(擁有的是思考想像和創造力)。 然而許多科學知識都可能被新的結果推翻,記那麼多東西幹嘛?腦袋如果背太多東西,就不可能想很多;若只會背,不會想(思考)腦子就好像被水泥糊起來一樣。 學習看孩子的優點 孩子若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優點,百分之十五的缺點,大部分的家長都忘記看見他的優點好處。 有個「比馬龍」定律是:你以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看孩子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自信。 其實失敗可以帶給人經驗和閱歷,兩者加起來則形成智慧。我們究竟是要培養孩子成為會讀書的人,還是有智慧的人? 不忘讚美孩子 看到孩子的好處,就要讚美他,他才會演好自己,孩子會用父母所看到他的好處,演給父母看。 「量力」而行,現在做不到,來日方長,日後有可能做得到,因此不要讓孩子永續的能力失去了,給孩子自信,他就會告訴自己:我行、我能,我再加加油。自己會為自己加油,未來就會有獨領風騷的機會。 教孩子閱讀自己和大自然兩本書 第一本書讀自己,就是指興趣、性向、能耐,能夠演活自己演好自己的人生。 成功需要時間,當經驗累積到很豐富時,成功就會來到。 很多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因為他提早將自己的日月精華用光了,我們不要以大人的角度來要求孩子,時候到了就會水到渠成,該你的就是你的。 第二本書是大自然,要多帶孩子看山看水,看古道幽徑星星月亮,從自然中可以學習到很多書本裡學不到的東西。 教育的目的是教他成為一個人 讀書和工作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並不是很會讀書就會當總經理,他所靠的是能力;生活就是一種能力,讀書和錢只是一個媒介,最終目的是懂得生活,也可說是為了編織一個夢想,一個活生生的夢,快樂有趣的夢。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這比讀書更重要,會成為一輩子受用的資產,也是先今社會所欠缺的東西。一流的人,不慈悲就沒有用,醫師不慈悲,對病患不能視病猶親,就對社會無用;一流的化學家不慈悲,製造毒物來害人就是恐怖分子,也對社會無用。 培養孩子的內在智慧 人有外在智慧與內在智慧,外在智慧指的是成績和分數,內在智慧指動機(即主動學習的能力)這是孩子將來智慧的源泉,包括慈悲、尊重和理性。 職業只是努力讀書、謀求生活的工作;志業則是很喜歡做、很開心的工作;而慈悲就是一種志業,希望我門能夠培養孩子以志業的心情去做工作。 把孩子的體力找回來 如果孩子不健康,他所跑的人生是短路不是長路,擁有健康身體能夠讓學習產生一點七五倍的效率。 和孩子一起編織夢想 絕對不要小看孩子,他們有無限的可能性。希望每個父母都能幫孩子圓夢,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給孩子機會,他們一定可以做得到。 這世界原本就有風風雨雨,重要的是如何跨越面對風雨,孩子有一天終究會離開學校,還原成一個人,馬上就得去面對嚴酷現實的生活,所以要有生命,有夥伴朋友的助力,如果擁有這些特質,就會有機會。 (本文轉摘自九十四年四月號講義雜誌) ? 感謝您撥空閱讀!詳細閱讀後還煩請在最後簽名(您的子女可蓋榮譽章一個),若有任何感想或建議,歡迎將您的寶貴意見託請貴子女轉交至輔導處。 家長簽名: 學生姓名: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