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一诺:始于不优雅
李一诺拒绝“女神”这个词,甚至,“去做些不太优雅的工作”才是她从麦肯锡跳槽到盖茨中国最直接的驱动力
不女神
4月26日是第11个“全国疟疾日”,这一天李一诺的行程之一是在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以下简称“盖茨中国”)的办公室面试一位全职负责传染疾病防控的项目官。出门前,8岁的大儿子评价她:“妈妈,你肯定特别有钱。”“为什么?”她问。“因为你给世界上最有钱的人工作。”“慈善不是我有钱,是用钱帮助别人。”李一诺赶忙解释。知道妈妈的一部分工作和非洲有关,第二天,儿子郑重地告诉她:“我知道你是怎么帮助非洲的了。”“怎么帮助的?”“你每天把钱放在信封里,寄过去。”刚换好一条丝绸裙子的李一诺顿时卡了壳。
“卡壳”似乎不那么符合人设。百度搜索李一诺三个字,最多的修饰词便是“女神”。她仿佛就是在流畅地书写“完美女神”的代名词。但李一诺拒绝“女神”这个词,甚至,“去做些不太优雅的工作”才是她从麦肯锡跳槽到盖茨中国最直接的驱动力。
“卡壳故事”发生一小时后,她穿着那条丝绸裙坐在了《中国慈善家》记者的面前。似乎回答了太多遍“盖茨基金会到底怎么做慈善”这一提问,她没有选择“最不像慈善的慈善”的标准答案,而是由儿子的故事开始,讲述入职盖茨基金会之后所遭遇的“不太优雅”的“尴尬”。
“在中国,你问比尔?盖茨是谁,绝大多数人知道;你问盖茨基金会是怎么做慈善的,99%的人不知道。”3年前,面试盖茨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职位时,李一诺向比尔?盖茨指出了这一问题。3个月后,2015年5月,她入职盖茨中国,这个问题变成她的难题―让更多人弄懂盖茨基金会带动公共、私营和社会三方领域合作的“催化式慈善”,并非易事。
公众号“奴隶社会”是她试图让慈善变得更通俗易懂,也让自己摆脱“女神”标签的阵地。在“奴隶社会”的文章中,她嬉笑怒骂,笔调轻松,把自己“换工作”的故事,变为宣传推广盖茨基金会慈善理念的工具,将盖茨的慈善方式比拟为“一本万利”;通过历数她所遇见的“中国难题”,对盖茨基金会能否在中国实现创新、中国公共卫生经验是否可复制等问题,一一进行解答;通过回顾国内各领域公益达人“2017,为中国做了什么”,阐述盖茨中国参与合作“一元营养包”、艾滋病防治、结核病防治等项目的过程。
她也写生活中的种种“优雅不起来”,写三个孩子在美国圣地亚哥的Legoland(乐高主题公园)让她焦头烂额,“我不是女神”“2016,不优雅地去生活”是她的文章标题。她甚至鼓励女性“吃相难看”“先把生米煮成熟饭”“尽早承认男人没用”。
随性、幽默、接地气的文风为她赢得了大量好感,但也有“阴谋论”者视其为“商业头脑发达”的例证,将她和冯唐并列为“来自麦府最懂经营的跨界人”。
对于向来强调“把自己作为工具”的李一诺,争议似乎不值一提。多年的咨询工作经验,训练出她目的明确、直接高效的生活方式。
和她公众号的描述相符,日常状态中的她并不怎么“女神”。助理高安妮形容她“怎么方便怎么来。不穿名牌,背一个能放更多东西的大水桶包”。采访开始前她刚刚结束一场会议,趁会后的间隙匆忙化了一个淡妆,之后又安排了一个紧急会议。在办公区域“来回穿梭”,她显然有些疲倦,嗓音变得嘶哑,不停喝着菊花茶。
优雅似乎需要一点留白,一点缓缓的回味,但她喜欢“抢时间”。负责传播的项目官李光两年前跳槽到盖茨中国,李一诺留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快”―说话快、走路快、工作效率快。某次她到上海参加会议,会后觉得有必要邀请麦肯锡的前同事给媒体讲一讲医药开发的流程,就一边打车一边和李光沟通邀请事宜。?还没到浦东机场,她已把邀请的邮件发到了演讲嘉宾和李光的邮箱。
“无法幻想自己是优雅的天鹅”,对李一诺来说,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如超速驾驶,跌跌撞撞到达目的地已是万幸”。如果能有几分优雅的步态,也是“装给别人看的”。
“不真实”
除了生活本身无法让人做“女神”,“做女神”这件事也让李一诺感到“不真实”。
2000年,从清华大学生物系毕业后,李一诺继续升级自己的“学霸”模式,一路成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学博士。2005年的一次就业培训让她意识到自己对科研之外真实世界的巨大好奇。博士毕业后,她选择了入职麦肯锡。
在麦肯锡的工作经历,是找回部分“真实自我”的过程。入职之初,李一诺不愿发声,喜欢躲在角落,“多听听别人说的”。尽管语言能力尚过得去,但第一次留语音邮件,她练习了半天才敢正式开口。
惯于表达情绪也是女性常见的弊病。一次在讨论某个项目时,李一诺不停诉说各种问题,一位项目经理打断了她,当着一屋子人的面,将白板笔递给她,说,写下你的解决方案。这个画面在李一诺脑海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记,让对自己的性别并不敏感的她,觉察到性别文化下女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