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讲义.ppt

中医基础理论 讲义.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4、 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 会— 生态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 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 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 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 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 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包括自觉症状和它觉 症状。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 原则。 二、辨证论治: 病的现象 症的病理概括 自觉症状 他觉症状 病的个性或共性本质 有病必然出现若干症状,通过分辨症状,必然辨出若干证 候。证候中又包含若干症状。因此,症是病的现象,是辨证的 基础;证是病的本质,是症的病理概括。这就说明,中医治疗 的主要依据是“证”。 病 症 证 若干 若干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1、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 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 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 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 疗也就有异。 例A:麻疹病在不同的疾病阶段有不同的证,故麻疹初 期麻疹未透,宜解表透疹——银翘散或升麻葛根 汤;中期肺热明显,常须清肺——麻杏甘石汤; 而后期则为余热未尽肺胃阴伤,则又须以养阴清 肺为主——沙参麦冬汤。 B:感冒病可因其病因病机和病人体质的不同而出现风寒、风 热、风湿相挟等外感,治疗时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谅解 表、疏风祛湿等治法。再具体一点:风温早期,症见发热, 微恶风、是风热在表, 应用辛谅解表法治疗(银翘散);中 期, 症见高热、咳嗽、气急、口渴欲饮凉水, 是肺热盛, 治 当清肺热为主(麻杏甘石汤加减);后期,身热已退,舌 红口干、干咳少痰、疲乏而脉细无力, 是邪热已去大半, 肺 阴肺气受伤, 治宜清余热、滋肺阴、补肺气, 以促进恢复 (青蒿鳖甲散)。 C:外感病发病的季节不同,治法也不同,暑季感冒, 由于感受暑湿邪气,故在治疗时常需用一些芳香 化湿的药物,以祛暑湿,这与其他季节的感冒治 法就不一样。 D:水肿病,根据其本质特点,可以辨出多种证型, 就脏腑而言,其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就其 性质而言,即可以是虚证,又可以是实证;就病 因而言,有风热、风寒、邪毒和水湿等等,故同 样是水肿病,合理的治疗就必须根据这些特点, 采取不同的治法。 2、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 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 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 药来治疗。 例A:久泻之后出现的脱肛 产后调理不当的子宫下垂 均因中气亏乏,脾虚 胃、肾等脏器的下垂 下陷所致,治以益气升提法,方选补中益气汤。 B:泄泻、水肿是不同的病,但在两病的发展过程 中,都可发展到以脾肾阳虚为本质特点的阶段, 对于泄泻和水肿表现为脾肾阳虚之证的,皆可 用温补脾肾法。 辨证与辨病相结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