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医学教学讲义.ppt

实验中医学教学讲义.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美] M·亨利(哲学家、教育家、《不列颠百科全书》编委会主席)主编《西方世界的伟大著作》,该著收集了137本书,贝尔纳《实验医学研究导言》位于其中。 另外两个事例: (3)巴黎医院中的医生们在1800年前后“由于把对尸体的事后生理调查分析与对患者的痛苦的临床描述”结合起来,而“在医学中引起的一场革命”——在实验中理解生命过程。(威廉·科尔曼《19世纪的生物学》1977)——现代西医的早期。 (4)医学科学家有责任广泛了解迅速积累和不断增长着的新知识。(鲁道夫·卡尔·菲尔绍《细胞病理学》(1858))该书预示着生物学中一场革命的到来。 ——当代的现代西医学是这样走过来的,由经验医学发展到科学医学。中医学呢? 一些教训是明显的: 1)西方科学革命、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清末,我国国力衰落,整体科技水平落后。 2)思想禁锢、学术封闭、厚古薄今。 3)信息闭塞,夜郎自大。 4)对当代科学发展的无知,轻视实验研究。 5)学术浮夸,急功近利,坐而论道,动口不动手。 第三节 学习实验中医学的注意事项 ? 抓住4条: 1.首先要学好实验中医学,要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功底 这是实验中医学的出发点、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学得不扎实,掌握不好,连研究的对象、特点和出发点都把握不住,实验便无从谈起,也不难想象这样的实验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会有什么样的意义。 例如: 李东垣的“阴火”是什么? 胃气是什么?胃气与舌苔、胃气与脉象、胃气与面色,这些胃气是什么? 没有搞懂,贸然研究,费时费力费钱,不可取。 因此要求多读历代原著。光看教材不行。 对具体有兴趣的领域,可以集中进行古典文献研究。 2.认识到实验的局限性和相对性 1)每一个或一组具体的实验都有其特殊的目的,是为这个目的而设计的,因而就不免有其局限性; 2)方法本身的缺陷; 3)各实验环节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掌握方法不好; 4)研究者自身的学识,对实验的结果数据处理、分析的不尽完善,往往会扩大其实验的局限性。 3.在学习本教材时要注意运用“再发现”的学习方法 用心体验,用心读书,批判性阅读:不同实验中医学实验过程的机会,去切身体验整个过程,以培养读者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在阅读本教材或课堂听讲时,希望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即: 问题是如何提出的;如何在设计前开展调研;某一实验方法的来龙去脉;会遇到哪些问题、困难;哪些知识可以借鉴;哪些方法、技术可供借用;如何对实验数据去分析、论证;要注意哪些问题;存在哪些问题;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思路是什么;如果是你,将如何去做,等等。 总之,要求进入角色,去参与每一个实验的整个过程,不断的思索、探究,以有效地培养独立开展实验中医学研究的能力。 如何研读医学文献,有人归纳如下: 1.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2.实验要验证的假设是什么? 3.如果我来验证这个假设,我的实验设计是什么? 4.我的方法比作者好吗? 5.作者的方法确实能验证假设吗? 6.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各是什么? 7.使用作者的被试仪器或材料和程序,我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是什么? 8.作者的结果意外吗? 9.我如何解释这些结果? 10.从我对结果的解释中,能得出的启发和应用是什么? 11.谁的解释能更好地说明数据,是我的,还是作者的? 12.对于结果的启发和应用方面,谁的讨论更有说服力,是我的,还是作者的? (B.H.坎特威茨等. 实验心理学) 4.增加阅读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如何尽快地、尽可能周全地获得某一领域的最新知识,如何高效地获得相关学科的方法技术,获取有关信息,已成为实验能否预期成功和能否获得成果的重要因素。 课后作业 李东垣 “阴火” 的概念是什么(内涵和外延),有哪些表现,如何治疗,用药特点? 建议: 1、仔细查阅《内外伤辩惑论》、《脾胃论》。 2、计算机网上检索,看看学术界有哪些观点。 下次课堂上讨论。 实验中医学 第一章 绪 论 ?? 欢迎辞。 ? 开课的背景:实验中医学发展现状和新时期中医药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 本课程的沿革:中医基础实验、实验中医学讲义、实验中医学教材、课程的分化。 《实验中医学》系列教学的3本教材 2001年初学生在讲台上汇报各自的实验结果 2004年学生模拟答辩 九十年代中期教学实验室 九十年代后期教学实验室 2003年新校区教学实验室 开课后政府及有关高校的领导、专家给予的充分肯定和支持,获得了系列荣誉: 2006年国家十一五教材(《实验中医学》) 2006年国家十一五教材(《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2005年国家精品课程(《实验中医学》,含《中医学综合实验》、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