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篱把酒黄昏后——李清照词黄昏意象探析_《漱玉词》
论文导读::在李清照《漱玉词》现存约六十首词作中。胡应麟说:古诗之妙专在意象。黄昏或与黄昏有关的意象约十六首。关键在于运用了一个又一个内涵丰富的意象。
论文关键词:李清照,意象,黄昏,内涵,《漱玉词》
胡应麟说:古诗之妙专在意象。(《诗薮内篇》卷一)诗歌语言大都短小精悍,之所以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集中表达抒情本质,关键在于运用了一个又一个内涵丰富的意象。实际上,一首诗、一首词从形式上看是词语的组合,从艺术构思的角度而言却是意象的组合与跳跃,这一点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袁行霈先生认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意象,既有作为自然物体的客观属性,又具有作家主观赋予的情感内涵和特殊意蕴。诗歌是情感的宣泄,而情感又极具个性。因此,意象作为一种典型的情感载体与符号,袁先生以为诗的意象和与之相应的辞藻都具有个性特点,并进而认为一个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①]因此,对作家作品中常见或固定的意象意象群进行考查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细致地把握作家丰富深隐的内心世界与情感状态,从而为准确深入把握作家作品提供契机。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诗词大家,作为女性词人,其在意象意象群的选择与建构上更是独具特色。正是这些丰富而独特的意象意象群,以及这些意象意象群包含的丰富独特的情感内涵,使得其词表现出鲜明的个性风格,当时号为易安体。总体而言,李清照词中常见或固定的意象有如下这些:酒、花(菊花、梅花、海棠、桂花等)、黄昏、东篱、鸿雁、晚风、淡月、疏帘、梧桐、雨等。在李清照《漱玉词》现存约六十首词作中,黄昏或与黄昏有关的意象约十六首《漱玉词》,约占词作的三分之一,出现频率不可谓不高。本文将以李清照的创作编年为基础,深入探究其中频频出现的黄昏意象的内涵意蕴,以及其在女词人不同创作时期内涵意蕴上的发展变化,从而揭示女词人在情感追求与心路历程上的丰富内蕴与历史变迁。
黄昏意象是古典文学意象群里最常见,也是蕴含意义最丰富的原型意象之一,它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底蕴,其意蕴已经远远超出了时间和空间的范畴而被主体情感化、心灵化,成为了文学史上一个具有永恒生命力、并在文人心目中凝结了诸般情感和生命意识的原型意象。作为承载中国古典诗人最经典的情感符号,黄昏意象内涵丰富而深刻。在夕阳黄昏里,诗人们或抒离别相思之情,或叹羁旅他乡之悲,或发壮志难酬之慨,或叙前途渺茫之忧,或表历史兴亡之感。在李清照的笔下,黄昏,这一夕阳晚照的时刻,多以不同名称出之,现按频率多少分列如下:
1、黄昏(《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庆清朝》禁幄低张);
2、日暮(《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3、暮天(《忆秦娥》临高阁、《怨王孙》帝里春晚);
4、晚来(《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清平乐》年年雪里);
5、薄暮(《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6、落日、暮云(《永遇乐》落日镕金,暮云合璧);
7、日晚(《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另《满庭霜》云日影下帘钩良宵淡月,《浣溪沙》言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虽有淡月、疏月之词,但结合词人《小重山》疏帘铺淡月,好黄昏来看,也当视为黄昏情思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欧阳修《生查子》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及女词人朱淑真《秋夜牵情》中有:纤纤新月挂黄昏,人在幽闺欲断魂,可为佐证。那么,李清照笔下这些大量出现的黄昏意象,到底有着怎样的意蕴?在不同创作时期,其内涵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变化?
一、疏帘铺淡月,好黄昏:青春闺阁之温馨
傅道彬先生说:时间意义的悲凉和空间意义的温馨构成了中国文学中黄昏意象的象征意蕴。[②]诚然,在夕阳晚照中,一切纯美恬静的景物都镶上了一道金边,瑰丽、温暖、静穆、浪漫,在落霞的余晖里,在温暖柔和的色泽之中,令人倍感温馨而至陶醉。黄昏在空间上所表现出的诗情画意,往往是人们十分欣赏和留恋的,而夕阳晚照这种丰富美丽的视觉生理经验,连带着深厚的文学传统与多发的审美启示,也使得黄昏在人的具体感受上成为一日光景中最具温馨深淳人伦情味的时刻。诗人们在夕阳无限好的黄昏景色中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具体到李清照,青春少女的纯净烂漫、闺阁伉俪的缠绵深情,也在这夕阳晚照、黄昏日落之际,愈加显得温馨、浪漫。
据考证,李清照十六岁前一直与其母、弟居住在济南原籍。优厚的家庭生活、良好的文化氛围,加之济南泉城明媚的风光,女词人年少青春的剪影《漱玉词》,化作在黄昏中争渡嬉戏的温馨回味。元符二年(1099年),十六岁的清照在汴京抒写自己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