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体育馆总面积9.1公顷,南北有近6米的高差,由一个主馆(游泳馆)和一个附馆(篮球馆)及办公与辅助设施组成 。 主馆由两个月牙凹口对四口叠在一起组成的,像是贝壳,圆形的两端伸出两个方向相反的尖角,是的观众出入口 。第二体育馆像是蜗牛。 第一体育馆建筑面积25.396㎡,?15000座席,容积16万m3,混响时间空场3s,满场1.9s,其跨度126m 主馆是用于游泳与跳水比赛的,结上冰又可以进行滑冰比赛,游泳池还有一个隐藏起来的活动盖子,盖上盖子,可以在上面举行柔道之类的比赛 。 ?悬索部分在外立面形成屋脊,屋脊两侧面是采光面;在馆内形成了一条美丽新颖的光带 该光带内部空间的设计为:以百页窗作为外界面,变直射的自然光为散射光,内部具有人工照明以满足馆内照明的需求 游泳池由于没有经费设置空调,用直径1.5m的16个喷口,使室内空气回转流动,风速1m/s,从而使体感温度下降(该项目获得日本建筑学会的特别奖). 排气口 排气口 第二体育馆 在主馆的西南面,建筑面积5,591 ㎡,可以容纳4,000名观众 为篮球或拳击比赛的场地,直径70米。 比赛场地正处于悬索结构下凹曲面下,馆内的顶棚也是穿孔铝板,其后填玻璃棉,音质效果令人满意 。 。 ?支撑结构柱位于一侧的观众席后的通道处,由于支撑柱的顶部是采光口,自然光由此口漫射而入,随着馆内的顶棚自下而上逐渐螺旋般地渐渐地明亮起来,光线柔和而飘逸,加强了螺丝旋形悬索构件所构成旋形线条的顶棚所创造的向上动势,高攀搏击、焕发活力的气氛。 下凹的优美曲线,自然光沿着顶界面的曲面,渐渐地散开,馆内笼罩在淡淡的光线中,曲面顶棚向上,向中间升起,呈现一种朝气蓬勃的气氛。 是一个类似悬索桥的系统,它是吊起整个巨大屋面的主要构件,它决定了结构的尺度,它的安全也决定了整个结构的安全。 两边各有一个半圆形的钢筋混凝土刚性环被从主缆上伸出的众多钢缆吊离地面,与地面形成一个倾角,整个体育馆的基本形态就是这样 实际上没有把主缆的锚锭放在中轴线了,而是顺时针转了一个角度,且两边吊起的也不是半圆,是各在端部伸出一个尖角直通主缆的锚锭,形成最终像是两个错开的半圆。在众多吊索的中央增加了一道圈梁,以制造出现在这样的屋面曲线 小体育馆总的来讲它就像是一个人在用力的拽起一个圆环 。 背索没有直接连到主塔上,而是从后面绕出来,在主塔身前绕了一圈之后连到了塔尖上。传力路径没有大的变化,但建筑效果却突然生动了起来 在承受拉力最大的两大斜坡的交界处,把两个承重钢索分开,减少;了钢索的负荷,减少钢架的拉力,而在室内没有一根支撑物。 代代木体育馆是上世纪60年代现代建筑技术进步的象征。柔性设计当时被视为最复杂的设计,其复杂在于大跨度、大空间,让场馆及其他设施都被统一在这个用高张力缆索为主体的悬索屋顶结构之下,他摆脱了当时勒·柯布西耶推崇的柱式建筑,被誉为划时代的建筑。 小结: 代代木体育馆的整体钩沉、内部空间以及结构形式,特异的外部形状价值装饰性的表现,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材料、功能、结构、比例,展现出丹下健三杰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对日本文化的独到理解。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丹下健三—代代木体育馆分析--巅峰之作 丹 下 健 三(Kenzo Tange)简介: 1913年9月4日,生于大阪 193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 1938-1941年,前川国南建筑事务所 1949年,在广岛原子弹爆炸地点原址建造和平中心的设计比赛中胜出,并由此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1959年,东京大学工学博士 1961年,创立丹下健三城市.建筑设计研究所 1962-1979年,哈佛大学名誉博士,东京大学教授 1986年,日本建筑家协会会长 2005年3月22日逝世,终年91岁。 获得普利策奖的日本建筑大师: 1987年——丹下健三 1993年——稹文彦 1995年——安藤忠雄 2010年——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 设计的基本理念: “虽然建筑的形态、空间及外观要符合必要的逻辑性,但建筑还应该蕴涵直指人心的力量。这一时代所谓的创造力就是将科技与人性完美结合,而传统元素在建筑设计中担任的角色应该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他能加速反应却在最终结果里不见踪影。” 设计原则: 人与建筑应和谐共处。 日本常用纹章图案——巴形图 “我们所面临的困难课题就是如何使现代建筑在日本的现实当中生根。” 通过传统的灵感使日本建筑复兴具体化。 仿生建筑——海螺、贝壳、海浪漩涡… 这是一个由瞬间的海浪漩涡引发的灵感设计,其类似海螺的独特造型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