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炮制减毒方法和机理的探讨
2007年第l6卷第6期
中药炮制减毒方法和机理的探讨
传统医药
林琳,覃伟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400010)
摘要:中药炮制减毒的常用方法有净制法,水处理法,炒法,复制法,水火共制法,去油制霜法,水飞法,煅法,培法,提净法等,其原理在q--A
除毒性成分,改变毒性成分结构,降低毒性成分含量等.通过对炮制减毒方法和机理的探讨,有利于促进中药炮制的规范化和现代化.确保
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关键词:中药;炮制;减毒;方法;机理
中图分类号:R2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931(2007)06—0055—02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
物或人工制成品.”是药三分毒”,在古代医药文献中,早期的”毒
药”通常是药物的总称,所谓”毒”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利用”毒”
来纠正脏腑的偏胜偏衰.后世医药着作中所称的”毒”则是具有一
定毒性和副作用的药物,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而引起人体功能
失调,疾病进一步恶化,甚至死亡.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
药,这是中医用药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中药炮
制是根据中医药学理论,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独特中
药加工技术,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1常用的减毒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减毒的方法很多,如净制法,浸法,漂法,清炒法,加
辅料炒,沙炀法,复制法,煮法,去油制霜法,水飞法,煅法,焙法,提
净法等.根据操作方法和原理的不同,可粗略分为如下几类.
1】净制去毒
净制去毒法是指除去有毒副作用的部位而达到去毒目的,又
可分为以下3种.(1)去心以减毒:梁代陶弘景认为”凡使麦门冬,
须用肥大者,汤浸,抽去心,不尔,令人烦.”明代《寿世保元》曾有
“莲子食不去心,恐成卒暴霍乱”的记载.清代《修事指南》渭”去心
者免烦”.(2)去芦以减毒:《雷公炮炙论》在甘草项下载有”凡使,
须去头尾尖处,其头尾吐人”.《修事指南》认为”去芦头者免吐”.
(3)去头尾,足翅以去毒:部分动物或昆虫类药物需要去头尾或足
翅,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有毒部分.汉代《金匮玉函经》指出”虻
虫熬去翅足”.晋代《肘后方》认为斑蝥应”去足翅炙”.宋代《证类本
草》认为”蛤蚧合药去头足……,毒在眼……”.在中药的加工处理
过程中,对一些动物,昆虫药的头,尾,足,翅,均须除去,如乌梢蛇,
金钱白花蛇,蕲蛇等均去头尾,斑蝥,红娘子,青娘子均去头足翅
等,以减毒或除去非药用部位.如蕲蛇的头部有毒,除去头部入药
能消除毒性.
2)水处理去毒
干燥的药材切成饮片必须经水处理过程,以便药材吸收一定
量的水分,使质地由硬变软而利于切制.经水处理的药材,也可调
整或缓和药性,降低毒性.用大量清水浸漂药物,使毒性成分溶于
水中,再弃水留药,以降低毒性,如天南星用水浸漂.
3)加热去毒
(1)清炒法:加热可破坏或减少毒性物质.如牵牛子炒后可降
低毒性,缓和峻泻作用;莱菔子,瓜蒌仁等,生品有闷臭气,易致恶
心或呕吐,炒后气香,可以克服这一弊端;白果炒后降低毒性,且增
强敛涩作用;花椒炒后可减毒,辛散作用稍缓,长于温中散寒,驱虫
止痛;川I楝子炒焦后可缓和苦寒之性,降低毒性,减少滑肠的副作
用,以疏肝理气止痛.(2)加辅料炒:为了克服清炒时药物受热不均
匀或温度太低,可以加适当的辅料同炒.如马钱子经砂炒后,其主
要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显着减少,毒性降低.再如斑蝥.
其有毒物质斑蝥素对皮肤黏膜有发赤,发泡作用,口服毒性颇大,
斑蝥经米炒后,由于斑蝥素的升华作用及米的吸附作用,可使斑蝥
素含量降低,从而降低了毒性.其他如刺猬皮,水蛭等与滑石粉一
起炒,除降低毒性外还可矫正不良气味.(3)其他加热法:有些中药
的毒性成分需高温才能受热破坏,如干漆需要高温煅后才能降低
毒性和刺激性.其他如虻虫,蜈蚣常采用焙法以降低毒性和腥臭
味.
4)加辅料复制减毒
毒性中药在炮制过程中,加入一定的辅料,如生姜汁,醋,甘草
汁,黑豆汁,胆汁,白矾,豆腐后,可以降低毒性.辅料减毒是靠辅料
的吸附作用及其与毒性成分结合而减毒,往往同一种辅料兼有上
述两种作用.如芫花经醋制后,能降低芫花酯甲的含量而降低毒
性.其他如甘遂,商陆,大戟,狼毒等为峻下逐水药,自宋代始用醋
制法炮制,其目的是使有毒成分与醋酸作用后生成衍生物而减毒.
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等用明矾,石灰,生姜等制,藤黄,硫黄用豆腐
制,蟾蜍酒制后不仅可以降低毒性,还能减少对操作者的刺激性.
5)水火共制减毒
加水,加热处理,使毒性物质水解或分解,如川乌,藤黄,硫黄,
草乌,附子等经煮后,毒性大大降低.
6)制霜去毒
药物经过去油制成松散粉末,或析出细小结晶,或升华,煎熬
成粉渣的方法称为制霜法.对油脂含量较高的毒性药物,压去部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