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的预防(修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远离校园欺凌 共建和谐环境 提问: 回顾你以前的经历,是否曾经受到校园欺凌? 你觉得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案例一: 以暴制暴 一个初二学生用一把削笔刀杀死两名同学,刺伤四名同学。据当地媒体报道,被刺杀的几名学生中有人曾向凶犯索要“保护费”。 案例二:勒索财物,不给就拳打脚踢、威逼 利诱 一位初一女生在玩游戏机时,同学跟她借币,她不肯,受到殴打,脾脏破裂。 案例三:因为一些小事就大打出手,恶意伤害他人身体。 19岁的尚某在学校操场和几名男女同学一起打篮球。同学苏某嫌尚某有犯规动作,几次说他不会打球,尚某感觉在女同学面前丢了脸,心里很不舒服,当苏某又一次说尚某打手犯规时,二人发生了争吵,尚某挥手打了苏某一个耳光,猝不及防的苏某倒在地上死亡。 案例四:所谓“义气之争”,用暴力手段争长短。 年仅16岁的苏某听说小文对人说他朋友(李某)偷东西,便和他的朋友宋某、韩某将小文带到学校外面,将小文打了一顿。 思考题 1、你曾经遇到过或经历过类似的情况吗?可以简单地说一说当时的情况吗? 2、为什么每个案例中的主人公会做出如此恐怖的事情呢? 3、当你遇到了类似的事情,你会怎样做呢?请每个小组选一个案例进行讨论。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1、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 一个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生理和心理也会逐渐发展。但是很多时候他们的认识能力和控辩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辨别是非和自控的能力比较薄弱,很难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处理问题时极易冲动。 2、压力 学生的压力有各种各样,而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学习的压力。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学校,然后找到好工作。而这种压力,不仅来自学校,更大一个原因还来自家长。从小家长就强迫小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和特长班,孩子根本没有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活动往往枯燥而无味,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不良交往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开始选择和同龄人交往并融入群体里面,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不再是学生的模仿对象,为了在群体里面占有一席之地,学生往往会选择被同化。而未成年人的思想往往很不成熟,如果受到不良团体的挑拨和唆使,很容易就会实施犯罪造成危害后果,并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不具有罪恶感。 4、法律意识淡薄 在很大程度上,实施暴力行为的学生大多法律意识是十分淡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实施这种行为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和责任。 5、受害者忍气吞声或以暴制暴 受到暴力侵害的学生,会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忍气吞声,而恰恰是这种忍气吞声,更助长施暴者的嚣张气焰,还有另外一种就是以暴制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种则会造成新的校园暴力。两种情况在某种意义上都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前者会产生心理问题,情绪不稳定,学习兴趣锐减,甚至神经失常;后者不但不能远离暴力,反而会使自己深陷其中动弹不得。 (二)家庭的原因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的老师,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极好的影响;而一个冷漠残缺的家庭,对孩子的心理极易产生不良影响。很多家长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导致孩子自私、惟我独尊、占有欲强的性格,为所欲为。当自己的需要在家庭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就会转向学校及社会,这就极易产生暴力;还有一种就是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任意打骂或放任不管,前者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其健康成长,后者家长很难及时发现孩子的各种错误,更不必说去纠正他们了。 (三)社会的原因 我们处于一个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的时代,各种社会变化和社会问题使得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变得混乱。 1、暴力文化 很多影视、电视、书籍当中都含有暴力场面,很多武侠、暴力手段被包装和美化,很多时候一些影视作品中描写的所谓“正义”在孩子眼中不见得能够被理解,相反他们可能欣赏的只是其中的暴力行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种种的暴力场面只是让孩子知道暴力、欣赏暴力,乃至使用暴力。 而且现在网络技术相当发达,很多暴力、血腥的游戏在网上泛滥,其画面精美逼真,学生上网就经常沉溺其中,并往往会把网络中的暴力带到现实当中。 2、现实的社会环境 当你处于一个满是暴力、混乱不堪的生长环境,充斥着各种各样声色犬马的娱乐场所,当大人们对于抢劫、打架斗殴等暴力场面熟视无睹的时候,在青少年的心中就会形成一种暗示: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非常危险的。道德品质不是靠灌输的,它是靠大人们身体力行传授给孩子的。在校的学生还没有确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很容易就被身边这种不良的环境同化掉。 各种欺负行为 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

文档评论(0)

cy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装饰装修木工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5日上传了装饰装修木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