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湿温病湿偏盛的三焦气化失常及治疗.docVIP

浅谈湿温病湿偏盛的三焦气化失常及治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湿温病湿偏盛的三焦气化失常及治疗 国医论坛2004年11月第19卷第6期 .14.FORUM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OY2004.VOL.19,NO.6 系密切的缘故,取脾,肾经穴则可起到养阴安神的作 用.如《甲乙经》载,公孙主治不嗜卧,太自穴主治 热病满闷不得卧;《千金要方》载:阴跞主卧惊,视 如见鬼.《针灸聚英》载,大都主治不得卧,身重骨 疼.手足部的其他常用穴还有足窍阴,厉兑,解溪, 太渊等. 2.4多取头部穴因本证是大脑过于兴奋所致,根 据局部取穴原则,当取头部穴,统计结果显示,头部 为11穴次,占各部穴次的第4位.如《周氏经络》载 强问治狂走不卧,后顶治癫狂不卧;《针灸大成》 载:颅息治不得卧,耳肿及脓汁.头部其他常用穴 还有风池,攒竹等. 3针法灸法特点 3.1辨证施刺古人根据辨证之不同,采用不同的 针刺方法.如《灵枢?癫狂》载:狂始发,少卧不饥 …… 治之取于阳明,太阳,太阴,舌下,少阴,视脉之 盛者,皆取之,不盛,释之也.此处言脉盛,即为实 证,故刺脉泻之,可出血;若脉不盛,则不是实证,故 不刺.又如《医学纲目》云:(足)窍阴:胆寒不寐,宜 补.此为虚寒证,故用补法.对于虚实夹杂者,则用 补泻结合的方法,如《针灸集成》日:心热不寐:解溪 泻,涌泉补,立愈.此处泻心胃之火,补肾脏阴水,以 滋阴降火,安神催眠.统计显示,治疗本证用补法7 穴次,用泻法1穴次,用刺血疗法1穴次,即以补法 为多,可见,本证以虚证或本虚标实证为多. 3.2艾灸温补古人也常用艾灸温补之法治疗虚 寒型的失眠证,如上述多取小腹部穴一段中,《资 生经》灸关元百壮,即为一例.又如《针灸集成》载: 肾厥头痛,筋挛惊恐,不嗜卧:关元,肾俞,绝骨,内 关,胆俞并灸;无睡:阴交……灸百壮;谴谗…… 二七壮至百壮.均为例. 根据对古代文献的上述统计与分析结果,兹提 出治疗本证的参考处方如下:肺俞,心俞,肝俞,胆 俞,谴谗;阴交,气海,关元;公孙,隐自,三阴交,阴 陵泉;液门;攒竹,后顶,强间,风池.临床可根据辨证 情况,先用上述穴位.对于肝郁化火者,还可加期门, 章门;胃中痰热者,可加厉兑,解溪,大巨;肾阴虚损 者,可加涌泉,照海,肾俞;心脾气虚者,可加内关,重 用三阴交,阴陵泉,公孙;心胆气虚者,可加足窍阴, 期门等.对于虚证,用针刺补法或灸法;对于实证,用 针刺泻法或刺血疗法. 参考文献: I奚永江,等.《针灸大成》中俞穴功效的计算机分析.上海 针灸杂志,1998,(2):36 (收稿日期:2004—04—30) 关键词:湿温病湿偏盛型 三焦气化温阳风药 浅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J皿温足出t亚枘习p々I腰 的急性热病,多发生于雨水 较多的夏秋季节.其时阴雨 渑连绵,湿浊弥漫,人生活在天 萎蒙 龠着腻滞,蕴蒸不化,胶着难 偏解,常弥漫三焦.《素问?灵粪差薯: 旱人体气化功能,它在水液代 :赢谢中的协调平衡作用是谓 荟三焦气化.湿温害人必伤 三焦气化,三焦皆病,从而表 ,弋.现为上焦如雾,雾不散则为 曹喘满;中焦如沤,沤不利则留 / - t一 -..饮不散,久为中满;下焦如 仝一渎,渎不利则为肿满.(《沈 .吊氏尊生?海藏》)这种三焦同 病的现象在湿重热轻型中尤 为突出,正如薛生白所说: 1湿多热少则蒙上流下.热 了为湿遏,蒸郁而蒙闭于上,清 阳受阻,清窍被蒙,故见热蒸 头胀,神识昏迷;湿阻中焦, 脾胃升降失司,则恶心呕吐;湿浊下注,泌别失司,则 小便不通;湿浊偏盛,则渴不多饮,舌苔白腻. 历代医家都重视三焦气化功能在湿温病中的作 用.如《类经?藏象类》云: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 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 治,则络脉通而利水道.柳宝诒日:治湿热两感之 病,必先通利气机,俾气水两畅,则湿从水化,庶几湿 热无所凝结.已故着名医家赵绍琴教授也指出:湿 属阴邪,得阳则化,气化则水行.北京中医药大学刘 渡舟教授亦谓:三焦通畅,大气一转,则湿热浊秽尽 化,而氤氲之气乃行.因此,治疗湿偏胜型湿温病, 重点在于宣畅气机,恢复三焦气化.《伤寒指掌?湿 证全书》指出:治法不外上升肺气,下通膀胱,中理 脾阳.赵绍琴云:湿在上焦,则化肺气;在中焦,则 运脾气;在下焦,则化膀胱之气.所谓开上,畅中,渗 下是也,轻宣,开泄,芳化,淡渗诸法皆为此设. 1欲复气化必调三焦 浅谈湿温病湿偏盛的三焦气化失常及治疗曹毅?15? 1.1肺为五脏之天,主一身之气《灵枢?九针论》 云:一者,天也,天者,阳也,五脏之应天者肺也.肺 主气,主宣降,通调水道,其应在皮,与天气相通,其 气轻清.若湿邪蒙闭清阳,则见头昏身重,身热不扬, 胸闷咳痰等症.湿在上焦,理应予桔,杏,豉,蒌等轻 宣肺气,诚如吴鞠通所言: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 化.正因为肺主一

文档评论(0)

guocuilv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