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國家財富.ppt

創造國家財富.ppt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第二次產業結構調整 民國86年出現亞洲金融風暴,在為期兩年的亞洲金融風暴過程中,最嚴重的一年為民國87年,在這一年,東亞各國的經濟成長率都大幅下降,甚至出現令人震驚的負成長,下降幅度最大的國家為印度、泰國、馬來西亞和韓國,只有中國大陸、台灣和新加坡尚能維持正的成長。 * 四、第二次產業結構調整 即使在20世紀末的民國89年,台灣仍有5.77% 的亮麗經濟成長率;國內生產毛額高達10兆美元,每人國民所得為13,090美元;物價表現平穩,消費者指數上漲1.26%;失業率仍一直維持在3%以內,為2.99%;貿易總值為2,883億美元,其中出口值1,483億美元、進口值1,400億美元。 * 五、經濟成長的分水嶺 民國89年5月20日,也是在台灣政經發展史上值得特別記載的日子。因選舉失利,國民黨黯然下台,換由民進黨執政,為典型的民主政體的政黨輪替。 民國90年的經濟成長率為-2.2%、失業率又不斷攀升至4.6%、出口成長率下降17.2%,均為過去四十餘年來不曾發生過的現象。 * 五、經濟成長的分水嶺 民國91年元旦,台灣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面對國際經貿規範及市場開放的要求,表示台灣更需要提升競爭力以回應全球化的挑戰。 政府在民國91年提出「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以接應「全球化、數位化、永續化」三大世界潮流的變革。 另為解決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問題,政府同時也推動「公共服務擴大就業計畫」、「擴大公共建設方案」。 * 五、經濟成長的分水嶺 在民國97年5月20日,政黨再度輪替,國民黨的馬英九先生榮任總統,為停滯空轉的台灣經濟帶來新希望。 新政府就任,積極推動公共投資、產業再造與全球連結,塑造台灣經濟新競爭優勢。 不過,此時卻面臨國際油價節節高漲的難題,並且帶動小麥、玉米等大宗物資的漲價,導致通貨膨脹的問題似乎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 五、經濟成長的分水嶺 民國97年9月15日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正式引爆「國際金融海嘯」,並造成各國經濟嚴重的衰退。 台灣在98年1月的進出口值分別較去年同月減少44.1%及56.5%,創下史上最大降幅;失業率也在6月時創下歷史新高達5.94%;而經濟成長率在98年的第一季為-10.24%也是空前的嚴重,所有經濟表現不利的數字接踵而至,也考驗著馬政府如何面對經濟衰退的困境。 * 五、經濟成長的分水嶺 由於兩岸經貿頻繁,加上馬政府對於兩岸政策持較為開放及願意面對的態度,所以希冀藉由較開放的兩岸經貿政策來提振台灣經濟,包括可能要簽訂的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等。 * 五、經濟成長的分水嶺 但在99年11月,國際上又爆發金融危機,主要是發生希臘債信危機,並接連引發「歐豬五國」(PIGS,葡萄牙、愛爾蘭、義大利、希臘、西班牙)之歐債風暴。 未來,歐元區是否解體?全球經濟衰退是否再度陰霾壟罩?國內廠商的無薪休假是否又出現了?展望未來這幾年,仍在考驗著各國政府經濟危機的處理能力。 * * Thank you! * 創造國家財富 第一節 從個體經濟走向總體經濟 「經濟」不只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消費或生產行為上,也出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整體經濟表現上。 由所有人生產的各種東西就是我們所能購買的對象,不只是某一個東西的個別價格、生產,或是消費而已。 這些整體經濟的表現,綜合起來就會形成一個區域、社會、國家、甚至於全球在經濟成長、國民所得、物價、失業、利率、匯率、貿易等各方面的表現,這就是總體經濟學(Macroeconomics)。 * 我們每個人都活在總體經濟裡…… 我們在面臨整個經濟衰退的時候,個人的經濟也直接或間接地受到影響, 經濟衰退→失業→所得下降→消費需求減少→生產滯銷→裁員→失業→…..等惡性循環的困境當中。 這就是總體經濟與個體經濟之間的連動關係。 * 第二節 國內生產毛額 一、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定義:「一個國家在一段時間內所生產最終財貨和勞務的總價值。」 衡量的對象:是以國家為主體,而非國民,所以才稱為「國內」生產毛額,而不是「國民」生產毛額。 以「一段時間」所發生的資料為主,如一年或一季,而不是以「某一個時間」的資料為準。 「最終財貨和勞務的總價值」:指東西不能再加工或轉售,是直接供消費者或廠商使用的東西。 將這些東西生產出來之後的價值加總起來衡量,這就是總價值,是經過公開合法或有營業登記者。 * 二、衡量方法 國內生產毛額即是將各種最終東西交易的總價值列入計算,買賣雙方的金額都相同,對賣方而言是收入,對買方而言是支出。 衡量GDP的方法有兩種: 商品支出法、 要素所得法。 * 三、所得決定式 整體經濟內活動的主體,基本上可分為四大類:家庭、廠商、政府,以及國外。 * 總體經濟裡的各項支出 總計以上四大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