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走出象牙塔, 走进百姓中, 把科学精神传播到千家万户。 谢谢大家! 朱元璋称帝以后,改革兵制,建立神机营,下辖五军,共有将士三万余人,装备火炮数千门,还有各种火器,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炮兵兵团。 土木之变,又称土木堡之变。蒙古瓦剌部落太师也先的部队进攻明朝,以明朝减少赏赐为借口,兵分4路,大举攻明。 宦官王振不顾朝臣反对,鼓励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七月命皇弟郕王朱祁钰留守,朱祁镇率军50万亲征,出居庸关,同行的还有100多名文武官员。 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瓦剌军队追赶上来,把明军团团围住,两军会战,明军全军覆没,王振被部下杀死,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史称土木之变。 于谦 也先 十月十一日,瓦剌军逼近北京。 十月十三日,瓦剌军进攻德胜门,被诱入埋伏圈。神机营火器齐发,也先部队大败而归。也先的弟弟勃罗、平章卯那孩等将中炮身死。也先转攻西直门,城上守军发神炮,火箭轰击,打退了瓦剌军的进攻。 十月十四日,瓦剌军进攻彰义门。明军前队用火器轰击敌军,后队由弓弩压阵跟入,击退了瓦剌军的进攻。 十月十五日,也先撤退。于谦令集中火炮轰击也先军营,炸死瓦刺军一万余人。 3.指南针的发明 《韩非子·有度》:“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以往,使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论衡·是应》:“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 指南针。 司南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指南鱼 卫青 李广 一是水浮法,把磁针放在有水的碗里,使它浮在水面,指示南北方向。 二是指甲旋定法,就是把磁针放在手指甲上,轻轻转动然后定向。 三是碗唇旋定法,把磁针放在光滑的碗边,然后旋转磁针来定向。 四是缕悬法,其方法是从新丝棉中抽取一根蚕丝,用芥菜籽大小的一点蜡粘连在磁针的腰部,悬于空中指南。 指南针发明以后,很快就用于航海,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海船装上指南针,就如同长了一双眼睛,在茫茫的大海上再也不会迷失方向,这就把航海事业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英国的学者李约瑟说,“指南针的应用是原始航海时代的结束,预示着计量航海时代的来临。” 4.印刷术的流传 印刷术。 二 如何解释中国科技近代的衰落 英国学者李约瑟写了一本《中国科学技术史》。在这部书的第一卷,李约瑟用26个英文字母开头,总结了26类中国古代的发明,这些发明先后传播出去,影响了世界。我们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也包含在其中。 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他的《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一书中,例举了100项,并且指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他说,“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然而,从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据有关资料,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只占0.4%。 中国与西方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上会一个大落,一个大起,拉开如此之大的距离呢? 方以智 李时珍 徐光启 徐霞客 宋应星 朱载堉 李之藻 17世纪末,一个法国的传教士巴多明就提过这个问题,后来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哲学家狄德罗、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和英国哲学家休谟,都讨论过这个问题。 在近代中国,象梁启超、冯友兰这些大家也都进行过探讨。 后来,这个问题就被概括成“李约瑟难题”,它的核心意思是这样的: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或者为什么近代中国在科学上比西方落后了? 李约瑟(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1900年生于伦敦,早年在剑桥大学受教育(学士1921年、硕士1925年1月、博士1925年10月)。31岁时出版了《化学胚胎学》,被科学界誉为“化学胚胎学之父”。从1942年到1946年在中国重庆任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结识了竺可桢、傅斯年等中国科学家和学者,收集了大量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文献,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1995年3月24日辞世,享年95岁。 诺埃尔?约瑟夫?特伦斯?蒙哥马利?尼达姆 这部书在第一卷出版的时候,就已经轰动世界,被认为是二十世纪完成的重大学术成果之一,是欧洲人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李约瑟第一次以令人信服的史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西安交大《儿科学》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 VIP
- 城市交通大脑方案:构建一座可感知的城市(59页 PPT).pptx
- 国家电投集团笔试真题.pdf VIP
- 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pdf VIP
- 恋爱心理学(中国矿业大学)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中国美酒鉴赏》课件.ppt VIP
- 读后续写--候诊情缘(2023.4金华十校).pptx VIP
- 北京市房山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陕2019TJ048 预制装配式排水检查井图集.docx VIP
- 防范银狐木马病毒与补贴诈骗信息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