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的炎症发生机制进展及痤疮抗菌抗炎治疗.ppt

痤疮的炎症发生机制进展及痤疮抗菌抗炎治疗.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IGF升高的原因及其促皮脂和炎症作用 Melnik B, Schmitz G. Exp Dermatol 18:833-41, 2009 DHEA ? lymphocytes Th1 ? Th2 CRH POMC a -MSH AET AED IL-1 IL-6 TNF-a macrophages SKIN DHEA 诱导炎症反应机制 Bradlow HL et al. Ann N Y Acad Sci 876:91-101, 1999 脂质成分的改变与痤疮密切相关 与痤疮有关的脂质成分 游离脂肪酸 鲨烯和过氧化鲨烯 亚油酸 十八碳烯酸(sebaleic acid,18:2Δ5, 8)、棕榈酸 (Sapienic acid ,C16:1D6) 和 油酸(C18:1D6+8) :天然免疫作用。 花生四烯酸。 食物中的脂质与皮脂腺脂质和痤疮 磷脂酶-A2 花生四烯酸 IL-1b FFA合成 IL-1b TNF-a LTB4 15-HETE PPARa PPARg 前列腺素 E2 脂质、LTB4、PPAR和炎症 痤疮的疾病过程 P.acne和异常脂质通过天然免疫反应或其它方式导致促炎症因子释放。 促炎症因子释放诱导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及炎症级联。 脂质蓄积,炎症放大,获得性免疫被激活。 毛囊壁断裂,引起巨大外来体反应,炎症加重,导致结节和囊肿出现。 二、痤疮的抗炎抗菌治疗 抗雄激素、抗脂质分泌 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 抗痤疮丙酸杆菌 抗炎 痤疮的治疗靶位 痤疮的抗菌抗炎治疗 * 抗生素(口服外用) 过氧化苯甲酰(班赛) 维甲酸(口服外用) 糖皮质激素(口服) 抗生素的耐药问题 耐药通常在12-24周发生。 红霉素为82%,强力霉素为30-40%。 痤疮丙酸杆菌的耐药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家庭传播的比例41%-86%,皮肤科医师更高。 抗生素治疗对其它病原菌的耐药产生影响,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等。 限制痤疮丙酸杆菌耐药的策略 口服和局部抗生素不应作为单独治疗。 抗生素和维甲酸联合使用-快速起效。 抗生素短期使用后没有明显改善停止使用-6-8周是评价的关键时间。 和BPO联合使用。 避免同时口服和外用抗生素。 没有充足的理由不要更换抗生素 使用局部维甲酸作为维持治疗,需要抗微生物时加用BPO。 避免在维持治疗中使用抗生素。 使用亚剂量抗生素。 Thiboutot D, et al. J Am Acad Dermatol, 2009:60(5 Suppl):S1-50. 1、苯甲酸的衍生物,氧化剂:释放出新生氧,从而氧化细胞原生质,起到杀菌和非特异性抗炎的作用。 2、化学杀菌,无诱导细菌耐药性,并可降低其他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3、亲油特性,渗透皮肤后,很容易的高浓度的聚集在发病部位毛囊皮脂腺,48小时内起效。 非极性的亲油基团 过氧苯甲酰(班赛) 班赛治疗痤疮的三重机制 * *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 皮脂分泌过度 粉 刺 痤疮炎性皮损 痤疮丙酸杆菌繁殖 1.溶解角质 2.杀菌 3. 减少游离脂肪酸及致炎因子而减少炎症 Sanjay KR. Acne Vulgaris Treatment: The Current Scenario. Indian J Dermatol. 2011. 56(1): 7–13 班赛独特的杀菌机制 * * 具亲脂性 可渗入毛囊皮脂腺 分解成苯甲酸和新生态氧, 破坏痤疮杆菌群生物膜* 破坏细胞膜,直接杀灭痤疮丙酸杆菌,不易产生耐药 Tanghetti EA, Popp KF. A Current Review of Topical Benzoyl Peroxide: New Perspectives on Formulation and Utilization.Dermatol Clin.2009 Jan:27(1):17-24 Burkhart CN, Burkhart CG.. Microbiology’s principle of biofilms as a major factor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cne vulgar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03,42: 925–927. 郭宁如,吴绍熙. 寻常痤疮与生物膜.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5. 31(3): 169-170. 痤疮丙酸杆菌菌群生物膜形成物理性屏障,导致抗生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