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战伤急救技术之一 一、出血的种类与判断 内出血 内出血是体腔内部出血,如胸腔、腹腔、盆腔、头颅等里面血管损伤、破裂,可表现出嘴唇及面色苍白,出冷汗,精神萎靡不振。 外出血 外出血是身体四肢和体表出血,因受伤部位和损伤的血管不同,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呈间歇性喷射状,速度快、量多。 外出血种类 外出血种类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呈持续涌出状或徐徐外流,速度不及动脉出血快,量也多。 外出血种类 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多为鲜红,出血慢,血液象水珠样自伤面溢出,出血点不易判明。如伤口内较大毛细血管损伤数量很多,亦会丧失较多的血液。 止血器材 三角巾急救包 绷带 止血带 抗休克裤? 二、外出血的止血方法 (一)指压止血法 1.头顶部出血 一侧头顶部出血,可用拇指或食指压迫同侧耳前方颞浅动脉搏动点,将其朝颞下颌关节稍上方深部骨面上按压,可以止血。 2.颜面部出血 一侧颜面部出血,可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下颌角前方3厘米处的凹陷,此处可摸到面动脉搏动,将面动脉朝下颌体骨面上按压可以止血。 3.头面部出血 一侧头面部出血,可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同侧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中点之间,将颈总动脉向后、向内按压于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的骨面上可以止血,但禁止双侧同时按压。 4.肩腋部出血 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锁骨下动脉的搏动点,将锁骨下动脉向后、向下朝第一肋骨骨面上按压可以止血。 5. 前臂出血 可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上臂肱二头肌肌腱内侧肱动脉的搏动点,将肱动脉向后朝肱骨骨面上按压可以止血。 6 .手部出血 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近侧腕横纹稍上内外侧尺动脉、桡动脉的搏动点,将二者向后朝尺骨和桡骨骨面上按压可以止血。 7.大腿以下出血 用双手拇指重迭用力压迫腹股沟中点稍下方股动脉搏动点,将股动脉向后朝股骨骨面上按压可以止血。互救时,可用手掌压迫,另一手压在其上。 8.足部出血 用两手拇指或食指在内踝与外踝连线的中点处将足背动脉的搏动点向后、向下按压于足距骨或足舟骨上,同时,将踝管内胫后动脉搏动点向外按压,可以止血。 (二)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急救包或纱布、棉花、布类等做成的垫子放在伤口的敷料上,再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以其压力能止住出血,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宜,同时应抬高患肢以避免因静脉回流受阻而增加出血现象。 (三)屈曲肢体加垫止血法 根据出血部位,可分别在腹股沟处、国窝内、腋窝及肘窝内放一棉垫或纱布卷等,然后屈曲关节,用绷带或三角巾等紧紧缠住。骨折或关节脱位禁用。 (四)止血带止血法 只用于四肢大出血。使用时,止血带下应放好衬垫物。紧急时也可用三角巾,绷带代替,但不可用绳索或电线等物代替。 有时可以救命的魔鬼装备 以军1997~2001 年战伤时止血带的使用情况: 经医务人员治疗的550例伤员有91例使用过止血带(110条) ,其中单肢使用74例(81.3 %),同时使用两条者15例(16.5 %) ;同时使用3条者2例(2.2 %) 。 穿透性损伤应用108条 ,钝性损伤应用2条; 下肢占68%;上肢占32%。 受伤至应用止血带时间为1~80min(平均11min) ,受伤至后送24~330min (平均106min) 。使用止血带1~305 min (平均 83 min)。 使用的止血带中87条(79.1%) 有效;上肢止血带94%有效 ,下肢71%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为5.5%。 我军抗美援朝时期1份4 671例伤员统计显示: 使用止血带者203例(4.3%) ,占肢体出血伤员的26% ,高于以军统计(16.5%) 。 我军西南边境作战 因止血带使用不当而发生较严重并发症79例,其中引发肾衰而致死6例,截肢37例,气性坏疽4例,其余为筋膜间隙综合征和神经麻痹等。 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无卡式 有卡式 ⑴无卡式 以左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持止血带的头端,放在伤肢处,然后将止血带拉长,右手持止血带的尾端从伤肢外侧向下向内缠绕,压住头端(短端),缠绕二圈至伤口无出血时,用左手食指、中指夹住尾端从止血带下方拉过,由另一缘牵出,并将头端(短端)插入并牵出,再拉紧尾端,使之成为一个活结。如需放松止血带只需将头端拉出,再拉出尾端即可。 ⑴无卡式 ⑵带卡式 以左手的拇、食、中指捏住塑料卡,卡口向上,止血带长头向外,放置在衬垫上。右手从肢体下方拉回长头,拉紧卡于第二个卡口内,再拉紧卡于第三个卡口内,同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PPT
- 构建和谐家校文化-促进学校和谐发展.PPT
- 某小区C区廊桥路面改造施工方案.doc
- 某某联通WIFI推送认证鉴权系统技术规范书.doc
- 柴油低压油路故障快速排除.PPT
- 染色体变异及应用-公开课.PPT
- 标准件与常用件--螺纹及紧固件.PPT
- 标准工时制定基础知识培训.PPT
- 标准流程图制作规范.PPT
- 树木学复习要点总结(林学).docx
- 高中生研究生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濒危兰科植物的培养基优化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历史地理综合考察与区域规划设计的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
- 传统蒙学读物中的星座知识现代观星技术融合与教学设计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课间操课程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长期效果跟踪与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区域教育创新体系构建与决策支持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急性肠炎的防治.pptx
- 七年级下册数学几何部分练习题.pdf
- 初中历史数字化实践教学远程指导策略及效果评价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七年级下古诗文默写训练题(附答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