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为了达到更精确的控制,可以以分剂量更小的小丸包衣代替片剂包衣,并可以一部分小丸不包衣,另一部分小丸分别包厚度不等的衣层,包衣小丸的衣层崩解或溶解后,其释药特性与不包衣小丸相同。 微囊膜为半透膜,在胃肠道中,水分可渗透进入囊内,溶解药物,然后扩散于囊外的消化液中而被机体吸收。 药物被释放后,骨架随粪便排出体外。 * 药用级PVP,聚维酮K30 * 空骨架 1.骨架型结构中,药物首先接触介质,溶解,然后从骨架中扩散出来,要求骨架中药物的溶出速度必须大于药物的扩散速度。 2.生物溶蚀(shi)型骨架系统、亲水凝胶骨架系统:不仅药物可从骨架中扩散出来,而且骨架本身也处于溶蚀的过程。当聚合物溶解时,药物扩散的路径长度改变,这一复杂性则形成移动界面扩散系统。 3.膨胀型骨架系统:由于药物释放前,聚合物必须先膨胀,这种系统通常可减小突释效应。 4. 将药物和聚合物通过化学键结合制成骨架型缓释制剂:药物通过水解或酶反应从聚合物中释放出来。 优点:载药量很高,而且释药速率较易控制。 (三)溶蚀与扩散、溶出结合 某些骨架型制剂,如生物溶蚀型骨架系统、亲水凝胶骨架系统,不仅药物可从骨架中扩散出来,而且骨架本身也处于溶蚀的过程。当聚合物溶解时,药物扩散的路径长度改变,这一复杂性则形成移动界面扩散系统。 此类系统的优点在于材料的生物溶蚀性能不会最后形成空骨架,缺点则是由于影响因素多,其释药动力学较难控制。 通过化学键将药物和聚合物直接结合制成的骨架型缓释制剂,药物通过水解或酶反应从聚合物中释放出来。此类系统载药量很高,而且释药速率较易控制。 结合扩散和溶蚀的第三种情况是采用膨胀型控释骨架。这种类型系统,药物溶于聚合物中,聚合物为膨胀型的。首先水进入骨架,药物溶解,从膨胀的骨架中扩散出来,其释药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聚合物膨胀速率、药物溶解度和骨架中可溶部分的大小。由于药物释放前,聚合物必须先膨胀,这种系统通常可减小突释效应。 * 当归多糖-地塞米松前体药在上消化道不被吸收,在结肠细菌酶的作用下被水解,释放出药物,实现结肠靶向递药作用。 * 当归多糖-地塞米松前体药在上消化道不被吸收,在结肠细菌酶的作用下被水解,释放出药物,实现结肠靶向递药作用。 (四)渗透压原理 利用渗透压原理制成的控释制剂,能均匀恒速地释放药物,比骨架型缓释制剂更为优越。 口服渗透泵片构造: 片芯:水溶性药物和水溶性聚合物或其他辅料制成; 半渗透膜壳:外面用水不溶性的聚合物,例如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包衣,成为半渗透膜壳,水可渗进此膜,但药物不能。一端壳顶用适当方法(如激光)开一细孔。 口服渗透泵片原理: 当片剂与水接触后,水即通过半渗透膜进入片芯,使药物溶解成为饱和溶液,渗透压约4053~5066kPa,(体液渗透压为760kPa),由于渗透压的差别,药物饱和溶液由细孔持续流出,其量与渗透进的水量相等,直到片芯内的药物溶解完全为止。 渗透泵型片剂片芯的吸水速度决定于膜的渗透性能和片芯的渗透压。 从小孔中流出的溶液与通过半透膜的水量相等,片芯中药物未被完全溶解,则释药速率按恒速进行;当片芯中药物逐渐低于饱和浓度,释药速率逐渐以抛物线式徐徐下降。 只要膜内药物维持饱和溶液状态,释药速率恒定,即以零级速率释放药物。 胃肠液中的离子不会渗透进入半透膜,故渗透泵型片剂的释药速率与pH值无关,在胃中与在肠中的释药速率相等。 此类系统一般有两种不同类型: 第一种(A类)片芯含有固体药物与电解质,遇水即溶解,电解质可形成高渗透压差;第二种(B类)系统中,药物以溶液形式存在于不含药渗透芯的弹性囊内,此囊膜外周围为电解质。两种类型系统的释药孔都可为单孔或多孔。 药物 半透膜材料: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 渗透压活性物质:乳糖、果糖、葡萄糖、甘露糖 推动剂:聚羟甲基丙烯酸烷基酯、PVP 其它:助悬剂、粘合剂、润滑剂、润湿剂等 渗透泵片是由药物、半透膜材料、渗透压活性物质和推动剂等组成。 常用的半透膜材料有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 渗透压活性物质(即渗透压促进剂)起调节药室内渗透压的作用,其用量多少关系到零级释药时间的长短,常用乳糖、果糖、葡萄糖、甘露糖的不同混合物。 推动剂亦称为促渗透聚合物或助渗剂,能吸水膨胀,产生推动力,将药物层的药物推出释药小孔,常用者有分子量为3万到500万的聚羟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分子量为1万~36万的PVP等。除上述组成外,渗透泵片中还可加入助悬剂、粘合剂、润滑剂、润湿剂等。 渗透泵片有单室和双室渗透泵片。双室渗透泵片适于制备水溶性过大或难溶于水的药物的渗透泵片。 维拉帕米渗透泵片为一种单室渗透泵片,每日仅需服药l~2次。 (一)影响口服缓释、控释制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